我有壹卷鬼神圖錄

牛油果

修真武俠

壹身休閑打扮的江舟,半張著嘴,呆呆地看著周圍。
到處是參天的古樹,最小的少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九十四章 俠義

我有壹卷鬼神圖錄 by 牛油果

2023-7-23 14:00

  “搞什麽?還帶迷語人的?”
  慈悲心存難慈悲……
  有慈悲心為什麽又難慈悲?
  惡有人憎善又欺,遇善不欺惡不怕……
  人善被人欺,人惡被人憎,理所當然,但又是什麽意思?
  心如劍直天不欺……
  心如劍直,倒好理解,天不欺又是什麽?
  天不欺……人欺?
  迷語人都去死啊!
  就不能說得明顯壹點嗎?
  江舟壹邊吐槽,壹邊苦思,倒也沒有對這些文字太過驚詫。
  天機周流,無象無形。
  若於無中顯象,那必然是為人心所引。
  所見者,必然是與衍算者心中所思、所想、所識,息息相關。
  總之,只會出現衍算者認知之內的東西。
  天機感應,方有這些他所熟悉的文字顯現。
  除了文字外,還有他之前見到的壹幅景象:
  林中盛蔭,有鹿奔走。
  有獵人不知其數,驅鷹、犬撲獵共逐。
  得鹿,獵人擲殘羹冷炙飼鷹犬。
  割鹿肉分之,眾獵人各得其壹……
  文字倒可以理解,他可是讀過書的人。
  這幾句話,在他的記憶中也有些隱隱約約的印象,應該是在哪裏看過的。
  天機感應,是借著他看過的這些文字,來告訴他某些東西。
  而那些景象,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他可從來沒經歷過什麽捕獵逐鹿,為什麽天機會顯化出這樣的景象?
  獵人,鷹犬,鹿……
  什麽意思?
  他在其中,是哪個角色?
  江舟苦思,卻不得其意。
  還是道行太淺,看得不真切。
  其中也有這十二宮神掌的局限所在。
  據十二宮神掌經上所載,十二宮神掌,以掌上十二宮,觀人之休咎、憂虞、悔吝、得失。
  他看的是自己的掌,自然只能算到與己相關之事。
  六壬神指卻又不同。
  經曰:“壬通根於亥,亥歸於乾,乾卦為卦之首,其次亥為水,為萬物之源。”。
  意思就是,六壬神指,能算乾坤萬象。
  至於太乙神數,所提不多,只知能算過去未來。
  只有三式相合,才能真正博萬物、通古今,無不能算,無所不知。
  有機會必須得集齊這三式。
  太乙神數沒辦法,只能看機緣。
  不過六壬神指嘛……
  或許以後可以找機會,忽悠曲傻子偷出來……
  至於現在,雖然暫時堪不透天機之象,但至少可以確定,確實是有人在算計他。
  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麽人,又打的是什麽主意。
  不論如何,纖雲弄巧那兩個丫頭,他不能不管。
  還是得讓法海走上壹遭。
  以法海的道行,就算是有至聖算計,也不是沒有周旋的余地。
  退壹萬步說,壹具化身罷了,也損不了他的根本。
  主意打定,壹襲雪白袈裟的法海,已經從金山寺中走出,壹步踏虛,便離了夕照峰。
  朝西北方向,步虛而行。
  大蜀川是大稷中南部最大的山脈。
  地形奇特,綿延萬裏,大稷十三州之壹的開州,便是被這大蜀川包在其中,幾乎令開州隔絕於世。
  其地勢險惡之極,千丈高山比比皆是,聳峙高天。
  下有地勢,上有九天風雷之罡。
  無論從哪裏,想要進入開州,都十分困難。
  只有在與陽州交界處,有壹條羊腸小道,能入蜀川,達開州。
  說來也是巧,因這大蜀川的存在,此間竟也有類似“蜀道難於登天”之說,且更有甚之。
  至少在此間,能登天的人不少,但能抗過九天風雷之罡,登天入蜀的人卻不多。
  可以說比登天都難。
  如此險惡地形,是開州的天然屏障。
  也使得大蜀川中,多為妖魔強匪所據。
  那些被肅靖司鎮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妖魔,大多就是躲進了這大蜀川中,才得以殘喘。
  因為犯了事,被官府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亡命之徒,也多是躲進此中,占山為王。
  也因其中險惡,能於蜀川中生存的,也多是些強悍匪類,少有弱者。
  大蜀川距離江都城頗遠,布虛之術以輕靈有余,卻不以速度見長。
  法海離了江都,也行了兩日有余,方才抵達大蜀川外,來到那條唯壹的入蜀之道上空。
  法海於空中掃望,心下微驚。
  果然是萬山聳峙,林木森森,綿延無盡。
  這大蜀川的險惡,比本體看過的書中所述,更千百倍。
  壹眼望去,天上、地下,都遍布種種迷瘴、毒瘴、惡獸、惡禽、毒蟲……
  甚至連空中飄著的白雲,地上的樹木花草,也都是不知道什麽時候,便能暴起奪命追魂。
  法海便親眼看到壹只長達十數丈的奇形巨鳥穿過壹朵浮雲,瞬間引暴了潛藏其中的雷罡。
  壹陣雷光電閃,遍及周遭數百丈。
  那巨鳥壹瞬間,便化為灰燼,渣都不剩。
  山林中有走獸奔逐,壹株看似平常的大樹,卻突然暴射出無數根須,瞬間將其網住,吸成了壹團幹癟的球狀物。
  法海眼中金光隱隱,整個大蜀川在其眼中,都籠罩著壹層濃濃的黑煞。
  也就是所謂的妖氣。
  足見其中妖魔之眾。
  不過,在蜀川深處,也能隱隱見得幾處祥光瑞靄,透空而上。
  層層妖氛,也難阻其光芒綻放。
  如此惡地,卻也是福地。
  壹來清靜,二來正因其險,古今少有人跡。
  內中也不知有多少天生之材,地長之寶,少不得有高人在此隱居清修,或是開宗立派。
  那三山五宗,不正是如此?
  法海道行雖高,但見了如此險惡之地,卻也不敢大搖大擺地飛空而入。
  他此來是為救人,也為探壹探其中玄虛,險不險的另說,麻煩是能免則免。
  掃眼壹望,壹座高山聳峙入雲,不見峰頭,只見半腰處有風雲激蕩、雷電隱隱。
  山腳下立有壹碑,上書二字,正是“蜀道”。
  當下便自空中落下,踏入了這條蜀道中。
  蜀道羊腸,彎彎曲曲,也不知通向何處。
  法海手執錫杖,緩行其中。
  靈臺空明澄凈,反照方圓數裏之地,防備著那些隨時可能暴起的兇險。
  或許是那些“險惡”也知其軟怕惡,法海雖是壹身無邊法力內斂,卻也有絲絲佛韻禪意繚繞周身。
  壹般惡獸,尋常妖魔,避之唯恐不及,哪裏敢近身?
  壹路行了十數裏,都是毫無波瀾,閑庭信步,如踏青壹般。
  行至壹處,眼前豁然開朗。
  這是壹處山谷外,有壹開闊空地。
  其中竟早已有人,人還不少,竟有上百之數。
  男男女女,少則十幾歲,多則不過三十左右。
  竟都是些年少之人,其中不少,臉上稚嫩未消。
  在大蜀川這種惡地,遇上這麽多人,本就不正常。
  這些人還大都是些少年男女,而且壹個個臉上帶著興奮、新奇之色。
  像來踏青郊遊似的,活脫脫就是他小時候集體秋遊春遊的景象……
  法海仔細觀察了這些人,從其穿著打扮來看,也不是什麽富貴人家。
  壹個個箭袖長靴,勁裝勁服,攜刀帶劍,身上隱隱有濃烈如火的血氣,顯然是些江湖人物,而且修為不弱。
  這般年紀,能有這等血氣功力的,已經算得上是少年俊傑。
  不是出自權貴家門,那就應該是江湖中的名門大派所出了。
  不會這麽巧,就是三山五宗的弟子吧?
  畢竟能在這大蜀川中立足的門派不算多,能有如此數量眾多的“年少俊傑”,除了三山五宗,還能有誰?
  “誒?”
  “那和尚!妳來此作甚?”
  法海正想著,那邊的年少俊傑們已經發現了他。
  壹個少年朝他大聲叫道。
  來連連擺手:“快些回去!這裏不是和尚來的地方!”
  法海壹頭霧水,卻也不可能因他壹句話就回返。
  旋即,便有幾人朝他走來。
  “和尚,妳來這大蜀川作甚?”
  為首壹個男子當先發問。
  此人約摸二三十,在這群少年俊傑中,也算是年長了。
  長相俊逸,英氣逼人,壹身血氣如烘爐,且隱隱有壹股令法海也覺玄奧莫測的氣機流轉。
  不僅在這些少年中是佼佼者,放到外頭,同樣年紀下,恐怕除了那些仙門天驕外,也是少有人能及。
  只是此人俊逸不凡,眉宇間卻隱有壹絲孤高桀驁之意。
  “阿彌陀佛,小僧修的是頭陀法,行腳天下,偶至此間。”
  法海神色未動,單手壹禮,歉然道:“敢問幾位居士,為何叫小僧離去?”
  “可是此處乃是有主之地?”
  “主倒是沒有。”
  那青年和其他幾人聞言,都是神色微正,眉目間露出幾分敬重之色。
  概因法海說他修的是頭陀法。
  所謂頭陀,指的是孑然壹身,苦行天下。
  頭陀法,也是佛門禪法中最為清苦難行之法。
  入佛門者,也不盡是心中向佛之人,反而大多數是為了吃壹碗飽飯,還有不少,是為了消災躲難,甚至是犯了命案之人。
  但行頭陀法之人,卻絕對是真正佛門中人,不說高僧,至少也有壹心向佛的。
  至少,他們還沒有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有行為不肖的頭陀。
  天下仙門鼎盛,真正的佛、道之流,還是很受人尊敬的。
  青年眉宇間的桀驁微淡幾分,語氣也客氣了不少,說道:“和尚,剛才他讓妳離去,並非有意趕妳,只是前方有險惡,妳壹人行路,縱然本事不小,怕也是難脫殺身之禍。”
  能孤身壹人行腳天下,又能深入大蜀川中數十裏,安然無事,絕不是尋常人。
  青年雖無法看清法海的道行,卻能感受到其身上的不凡。
  卻沒有太過在意,在他看來,這和尚年紀與他差不多,縱然有不凡之處,也及不上他。
  這不是他目光短淺,而是作為大派真傳的傲氣和自信。
  “這……”
  法海故作為難:“不知居士能否告訴小僧,前方到底有何兇險?”
  “不是小僧不知好歹,不聽勸告,實是此行乃是小僧修行必經,若是見難而退,遇險而避,那便失了禪法真味,功虧壹簣了。”
  邊上壹年少女子不由皺眉道:“我說妳這和尚,怎的這般不曉輕重?”
  “是修行重要,還是性命重要?”
  法海正色道:“性命固然重,但既入空門,當不以生死榮辱為念,色色空空,死死生生,皆是緣法,”
  “緣生緣滅,自有定數,若連生死也堪不破,又如何得見如來?”
  “……”
  那少女被他說得眼中已經出現了線圈,見他還意猶未盡,連忙搖手:“妳別說了別說了!我錯了,我不勸妳行了吧!”
  話沒說完,就連忙躲到那為首青年身後,還探出半顆腦袋,猶有余悸地偷看,生怕法海再啰嗦壹些她聽不懂的東西。
  “……”
  眾人壹陣尷尬的沈默,其中壹人忽然道:
  “展大哥,要不然,就讓這和尚跟著咱們吧。”
  “反正咱們此行也是要去除掉那妖怪,讓他跟著壹道也無妨,看他能壹人行至此處,想來也是有點本事的,多壹個人,多壹雙手,或許能幫上些忙也不壹定。”
  “對啊!”
  先前被法海幾句話嚇得縮道人背後的少女又忽然壹拍手道:
  “他還是和尚,我聽師父說,這天下間最擅長對付妖魔鬼怪的,除了肅靖司那些兇人外,就是和尚道士了!”
  法海心中微感詫異。
  這些“俊傑”,倒還挺有俠義心腸。
  青年皺眉道:“不要胡鬧,咱們此行不是玩耍,處處都要小心,自顧都未必,如何能帶著旁人?”
  少女打量了法海幾眼,撇了撇嘴道:“看他細皮嫩肉的,確實壹點也不像苦行頭陀。”
  “餵,和尚,妳究竟有什麽本事沒有?要是沒有,就快點回頭吧。”
  法海心頭壹動,便道:“小僧會些拳腳功夫。”
  少女和先前提議讓他壹起的少年都是面露失望。
  “就這啊?”
  少女撇嘴道:“看妳身無幾兩肉,身上血氣不顯,頂多也就是會些莊稼把式,妳是怎麽活到現在的?”
  法海見狀,連忙道:“除了拳腳功夫,小僧還會念經。”
  少女不屑道:“念經管什麽用?”
  青年神色微動,說道:“和尚,妳會念什麽經?能否念來聽聽?”
  “好。”
  法海壹笑,單手合什,眉目微垂,低聲念了起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般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壹切苦厄……”
  法海念誦經文之時,眾人初時不以為意,那少女更是顯出失望之色。
  不過漸漸的,那青年最先覺察不對。
  聽著念經聲,神色越來越認真。
  法海只念到壹半,便停了下來。
  那少女不滿道:“妳怎的停了?”
  她也不知為何,初時聽聞,只覺無趣,甚至有些煩躁。
  但強耐著性子聽了下去,竟然漸漸覺得很有意思,待法海停下,竟還有些不舍。
  法海不答,只是看向青年,露出壹絲微笑。
  青年深深看了他壹眼,說道:“既然如此,妳便跟著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