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怪書

金色茉莉花

網遊小說

青石板路,斑駁墻角,壹條潺潺溪流,溪邊連綿的粉墻黛瓦。跨溪壹座舊石拱橋,橋上壹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章 此去尋仙問道

誌怪書 by 金色茉莉花

2025-2-13 18:45

  橫村汪家,堂屋之內。
  林覺再次上門。
  雖然此前夜宿祠堂驅離妖鬼壹事已然了結,可他再來,也依然得了壹張座椅壹碗茶水,茶中紅湯配金菊,儼然是好茶。
  林覺帶了壹只山裏陷阱捉到的野雞,在這山間不是多麽珍貴的東西,卻也比常見的山筍米糧值錢不少,是自己的壹點心意。
  “多虧老先生的幫助,家中大伯病已痊愈,如今已無礙了。”
  “功在妳,不在我,妳我互不相欠,倒也不必特地來謝我。”汪老爺子看著他,“不過這樣壹來,妳倒是可以安心讀書、考取功名了。”
  “實不相瞞,我已決定離開了。”
  “外出?妳不是在村中讀書嗎?”
  “村中才氣不足,近些年來,村中之人求學之路壹直不順。況且晚輩父母都不在了,便想著還不如走出去,見識壹番這廣闊天地。”
  林覺差不多還是這壹番說辭。
  “是這樣嗎……”
  汪老太爺是遠近聞名的鄉賢,自然聽得出,所謂才氣不足,其實是對於隔壁舒村書院老夫子才學不夠的委婉尊敬說法。只是教書育人,那位老夫子的德行是連祠堂中的妖鬼也要敬佩的,這麽些年來,舒村子弟中從未出過肆意妄為忤逆不孝之輩,自然也沒人因此過於苛責他。
  甚至不光如此,他還能猜測出,林覺之所以如此急著離去,多半也有家中貧困的原因。
  此時細細打量林覺,吸壹口氣,抿壹口茶,思索片刻,汪老太爺才說:“若妳真有讀書之心,只是囿於家中貧困和別的原因,妳倒是可以來我們橫村的書院借讀,至於筆墨花銷,也可由我汪家資助。”
  “老先生太過仁善了,若真如此,真是大恩。好意晚輩銘記,只是晚輩心思早已不在讀書上了。”林覺說著壹頓,正好行禮請求,“只希望老先生能幫忙開具壹張憑由。”
  “唉……”
  汪老太爺倒不像大伯大娘那般執著於讓他讀書,也不如大伯大娘與他那般親切,需要林覺花上幾天來耐心勸說、消除顧慮,他只是擺了擺手:
  “妳與妖鬼都能從容交談,想來心中是有數的。如妳這般人,在如今這世道,做什麽應該都能有壹番成就,若是將來回鄉,無論是否有成,都該來老夫這裏再喝杯茶。”
  “自然該來拜見老先生。”
  “我有個書笈,乃是後輩外出求學趕考用過的,也不值錢,伱拿去用。”
  “晚輩便不多推辭了。”林覺先道了謝,隨即才又說,“老先生見多識廣,晚輩順便問問,齊雲山怎麽走?”
  “齊雲山?可有點遠。”
  “想去看看。”
  “嗯,妳去拜拜也好,不是壞事。聽人說前段時間那些道長壹直很忙,現在多半也該忙完了。”汪老太爺回想著說道,“老夫上回去齊雲山,好像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妳先往縣城走,走到壹半,過橋的時候往妳的左手邊走,沿著大路,就能去鄰縣。我就不給妳多說了,說多了妳也記不住,這麽些年也不知道有沒有變化,妳去了鄰縣再問吧。”
  “多謝……”
  林覺誠懇道謝。
  至於憑由壹事,此地此縣不知多少官員出自汪家或是接受過這位汪老爺子的資助,對於他來說,只是小事壹樁。
  ……
  四月中旬,清早。
  林覺已踏上了離家之路。
  少年身上穿著單衣,像是書生打扮,背上背的是汪老太爺贈送的書笈,就是竹編的方形背簍,有粗布做襯,頭頂還有壹個遮陽的頂,也是這個年頭書生外出求學或進京趕考常用的攜帶行李的器具。裏頭裝著幾本書、壹些換洗衣服、壹把防身小刀、幹糧水筒和些許銅錢。
  任誰看了,都會覺得這是壹個書生。
  村裏來送林覺的人不少。
  除了大伯大娘和堂兄,還有幾戶離得近的鄰居、常和林覺打交道的舒姓村老、幾個兒時夥伴、書院的老夫子,令林覺十分意外的是,竟然還有那位在村中三姑廟裏做廟祝的婦人。
  眾人有的拿了幾顆水煮雞蛋,有的拿壹小袋米面,有的拿點幹糧,壹直將他送到村外的亭子裏。
  “林覺,要是外面沒有老師收妳,過不下去了,妳就快些回來,妳家的兩間房都給妳留著。”堂兄壹臉認真的叮囑著他。
  “知道了。”
  林覺答應下來。
  心中清楚,自己若是學有所成,或者在外面得了富貴,多半會回來,再不濟也會想法送些錢財回來。可若是真如堂兄所說,過不下去了,以自己的性格,反倒是得仔細思量壹下。
  “是我們沒把妳照顧好……”
  大娘是個婦道人家,已經掩面而泣。
  “沒有的事。”
  “如今天下並不太平,妳年紀小,我就擔心妳像是妳爹壹樣……”
  “我心裏有數。”
  “妳可千萬小心,不要走遠,就在鄰縣逛逛,若是不行就快回來!”
  “我知道的。”
  最後來到林覺面前的,便是那三姑廟的廟祝。
  這個普普通通的中年婦人用筲箕裝著壹些當季新出的果子,對林覺說的話也讓他十分意外:
  “這是三姑給妳的。”
  “嗯?”
  “今早我在廟裏睡回籠覺,忽然做了個夢,夢中三姑活了過來,大姑給我說,村裏有人要遠行,叫我把供臺上的果子給妳,路上充饑解渴。”
  “三姑?”
  林覺怔了怔。
  “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像是真的,我送走三姑後,才忽然從門檻上醒過來。沒醒過來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那是個夢。”
  “這……”
  “還不謝謝三姑。”
  “多謝三姑。”
  林覺先說壹句,隨後楞楞轉身,朝著三姑廟和遠方的大山,又說了壹句。
  心中卻不禁思索起來——
  三姑是村中供奉的三位神靈,供奉的時間應該也有幾朝、上千年了。
  傳說當年村中有戶人家,家中有三位姑娘,閑暇時去往附近壹座仙山上遊玩,偷摘了山上的仙桃吃,隨後便化作了鯉魚,後又化作三座大山,就是此時村中背後如天墻如屏風壹樣的連綿大山中的三座山頭。
  此事流傳很廣,還被記入了縣誌。
  因此這三位神仙也不光是舒村祭拜,當地很多人都信奉她們,所以才有廟會。
  如果三位神仙是真的,那麽自己時常在舒村附近的山上溪畔、林間地裏盤坐吐納,怕是也瞞不過她們的眼睛。
  或許正是因為知曉了自己吐納修行,她們才讓廟祝來送水果。
  林覺卻是警覺了壹下。
  若是如此的話,自己每次在房間中翻看古書,是否也會被她們知曉?古書在她們這些神仙看來又是什麽樣的?這個世界的神靈又是什麽品性?
  不過警覺只有壹瞬。
  林覺很快便覺得沒有必要了——
  有此疏漏實在難以避免,如今也沒有補救辦法,自己雖已習得養氣法,可憑壹門戲術,如何能夠反抗神靈?自己對這世上之事實在無知,目前能知曉的只有三位神靈借由廟祝塞到自己衣兜裏的沈沈善意,既然如此,再多胡亂揣測實在顯得小人。
  不如坦然壹些,起碼心頭舒服。
  這些事情以後更多註意就是。
  如此壹想,心中就暢快了。
  “多謝三姑!”
  林覺又說壹聲,邁步往前走去。
  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了。
  走到最後,就連堂兄也已被他勸回,帶著落寞孤獨的身影往回走了。林覺與他壹樣數次回頭,直到竹林間轉壹個彎,路上便只剩他壹人。
  不由停下腳步,四面環顧。
  路旁皆是深深的竹林,此處的竹子比印象中更青翠許多,這抹青翠壹直蔓延到了兩旁的高山上,群山盡皆壹色。
  獨自走在其中,只覺山大人小,再壹想到這廣袤的天地,頓時就覺得自己更小了。
  壹時即使是早已下了決心的他,也不由有壹種迷茫感。
  天地廣闊,仙道難尋。
  在此駐足半晌,林覺才定下心來,繼續邁開步子。
  大抵是往齊雲山走。
  此時四月,天還不熱,竹林更是涼快,身旁常有清風,吹得竹葉瀟瀟,又有鳥鳴啾啾,滿山都是同樣的聲響。
  背著書笈自然沒有空手走得快,林覺今天的目的也只是兩縣之間的壹座廟宇,於是不算急躁,時常停下來歇息。
  若是餓了,就取出大娘做的撻粿,吃上壹張也就差不多了。若是渴了,也懶得取書笈中的竹制水筒,只找壹個有流水聲的地方喝口山泉。若是不饑也不渴的時候,就拿出三姑贈的果子,隨便啃上兩口,反正這東西也放不了幾天。
  還真別說,這些果子雖然在供臺上放了壹兩天了,可吃著還真挺甜。
  “三姑……”
  林覺喃喃念叨著。
  原來這世上除了妖鬼,竟然真有神靈。
  還真是有趣。
  ……
  山中多雨,天色反復無常。
  林覺第二天的下午,便遇上了壹場雨。
  好在這場雨不是突如其來,陰沈沈的天色也早有預告,林覺提前就找好了茶棚避雨,茶棚中還有許多客商行人,正好能聽他們閑聊。
  風聲雨聲,山景路景,與此時眾人交談神態,勾勒出這個平淡而真實的世間。
  然而這場雨卻下得有點久。
  從未時末,壹直下到申時,到酉時也沒有停。
  若不急著趕路,恐要摸黑。
  林覺時常聽見只言片語飛進耳朵。
  “如今世道不安寧……”
  “路上恐有妖鬼……”
  “前兩天我就聽說……”
  這類的話給人添了壹抹焦急忐忑。
  好在林覺早有準備——
  今日路程不長,如果慢悠悠的走,壹天也能走到,然而他前面卻走得很快,就是為了提防意外。如今距離今夜歇腳的地方已不遠了。
  饒是如此,也時常有行人不願等待,見天色漸晚,伸手抹壹把頭發,便冒雨離去。
  有人焦急,有人豁達。
  焦急之人狼狽。
  豁達之人瀟灑。
  待到酉時將近,天近黃昏,雨轉小了。
  不少商旅行人出去看雨,林覺也出去看了看,見打在臉上的雨點已經細小稀疏得幾乎可以忽略,天也重新發亮,又見許多商旅行人都啟程了,林覺便也背上自己的書笈,快步往前而去。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