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小閣老

三戒大師

網遊小說

  站在妳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十壹章 祈雨化幹戈

小閣老 by 三戒大師

2022-2-25 21:47

  海瑞給皇帝出的這招,可謂絕妙。
  因為在水利工程幾乎為零的華北地區,這樣長時間的冬春連旱會導致大面積饑荒。如果救災不及,還會引起京畿動蕩,最終演變為嚴重的政治事件。
  事實上,禮部早已按舊制,行大雩之祭。二月庚午,大雩。三月丁醜,復大雩。四月丙午,又大雩,仍然不雨。
  現在萬歷皇帝決定親自到天壇向上天祈雨,這下百官再也沒法在家躺平了,不然就是在道義上有虧了。身為聖人門徒怎麽能不顧百姓疾苦呢?他們應該表現的比皇帝更積極才行。
  加之禮部那邊會同科道磨勘四位張公子的考卷完畢,自然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吏部那邊也壹樣,會同科道考察結果合格,四位張公子的能力和德行並無任何問題。
  於是自趙守正以降,諸位大學士、各位尚書侍郎都禦史紛紛上本表示,感謝皇上的慰留,我們這就復出視事,為皇上的祈雨大典做好準備。
  回衙之後,閣部大臣們又率各自部門上本請罪,紛紛表示說京畿大旱,罪在臣工,不在皇上。京城百官壹律在祈雨期間齋戒,以分君父之憂。
  壹轉眼,君臣間行將破裂的關系大為緩解,大明朝廷仿佛壹夜間恢復了正常……
  祈雨前壹天,太常寺稟報壹切儀式準備妥當。在武英殿齋戒七日的萬歷皇帝著青服,到奉先殿預告祖先。
  太常寺官員進上祝版,皇帝親筆將自己的名字‘臣朱翊鈞’填上,由太常卿預先放至南郊神庫奉安。
  次日便是祈雨大祭之日。天不亮,北京城就忙碌開了。順天府凈街,禮部每隔壹裏設壹處祭壇,大隊的禁軍開出軍營,在皇極門通往天壇的道旁列隊警戒。
  不過因為要體現天子愛民,所以宮中特意頒旨,此番不必‘除道’。
  凈街除道是天子出巡時的安保措施,所謂‘凈街’除了字面意思,把街面打掃幹凈外,還有將地痞流氓,以及可能當街告禦狀的刁民,提前全都控制住的含義。
  ‘除道’則是命沿途全部店鋪關門、行人不許上街。此番只凈街不除道,實乃皇恩浩蕩,為了讓百姓有幸壹睹天顏。
  黎明時分,壹切準備妥當。萬歷駕臨皇極門。
  宮門緩緩敞開,大漢將軍和隨扈的太監排成長長方隊,引導皇帝步行來到大明門。
  在京文武官員幾乎壹個不落,早已在大明門外整隊完畢了。
  只見大明門外天街上,左邊是兩千名文官,右邊是兩千名武官,都列成單行兩相對稱,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而且皇帝、太監和文武官員,全都穿著壹樣的黑緣藍布袍,腰間的金銀玉帶也統統代之以牛角帶了。
  至於鹵簿和樂隊也統統取消,只余兩面龍旗兩柄團扇為前導,可謂樸素至極,盡顯祈雨赤誠。
  更讓京城百姓震驚的是,隊伍浩浩蕩蕩出發後,他們發現萬歷居然是步行的!
  所有文武軍民都看到了,他們的皇帝陛下,那個圓臉小胖子,正以無比虔誠的神情,莊嚴的向著天壇壹步步走去。
  這場面令百姓無不深受感動,紛紛跪地山呼萬歲,好多人還嗚嗚哭起來。
  ……
  其實提前兩天,廠衛會同順天府、大興二縣已經將棋盤街、正陽門大街上的臨街店鋪,統統都控制住了。
  臨街觀禮跪哭的百姓也都是錦衣衛、三大營的官兵,及其家屬扮演。這樣就能保證皇帝的絕對安全了。
  然而並不能……
  天街西側隔了壹條街,就是大柵欄的廊房頭條、廊房二條……在這個京城壹等壹繁華之地,四五層高的酒樓比比皆是。
  其中壹間五層酒樓的頂樓,趴著幾個特科的工作人員……簡稱特工,正用望遠鏡隔街眺望正陽門大街上浩浩蕩蕩的隊伍,想要從中找出萬歷皇帝。
  今天君臣太監都穿壹樣衣服,還真他媽難找。
  幸好太陽出來後,宦官殷勤的給皇帝打了柄羅傘,才幫助他們鎖定了萬歷皇帝。
  看著終於出現在鏡頭裏的圓臉小胡子,其中壹人不禁低聲道:“原來皇帝長得這麽普通,除了胖毫無特點可言,難怪總是覺得畫不準。”
  話雖如此,他卻死死盯著萬歷的臉,同時迅速用鉛筆在紙上素描。和他壹起在畫的還有另外兩名特科的畫像師,從不同角度對皇帝進行速寫。
  特科手裏有好幾個版本的萬歷皇帝畫像,但竟然壹幅畫像壹個樣,請見過皇帝的官員辨認也莫衷壹是。
  所以他們今天特意趕來看看,皇帝到底長什麽樣。
  另外還有壹個狙擊小組,負責評估皇帝身邊的安保。雖然這方面的情報汗牛充棟,但都比不了親眼看看來得靠譜。
  “怎麽樣?”領隊的組長小聲問道。
  “安保形同虛設。”狙擊手手中充作望遠鏡的,是壹個配備在狙擊步槍上的瞄準具。
  通常壹千支萬歷式步槍中,會出現壹支達到千米精度的頂級步槍。這種槍被稱為狙擊步槍,只有頂級射手才配擁有。
  “現在是兩百二十米的距離,無風,保證壹槍擊殺!”狙擊手的瞄準具,牢牢套著萬歷那張圓臉。
  “這個距離閉著眼都能打中他。”副射手淡淡道:“可惜……”
  可惜,瞄準具下沒有槍……
  “可惜個屁!皇帝是去給老百姓求雨的,這時候吃顆子彈?天下人都不答應。”組長哼壹聲,低聲吩咐道:“別大意,好好觀察皇帝的安保,這可是第壹手的資料!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
  那廂間,萬歷皇帝還不知道自己險些品嘗了啃泥帝的快樂。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這會兒旭日初升,京城百姓人山人海的在仰望他,四千名文武官員在跟隨著他,讓他終於清晰的感到,自己就是天下的主宰。
  萬歷緊繃著臉,竭力抑制著內心的激動,只覺全身充滿力量,竟然壹口氣走到了距離紫禁城十裏外的天壇。
  皇帝畢竟年輕,又打了雞血。文官們卻大都體弱,還有上了年紀的。太陽出來後,天又漸漸熱了,壹個個氣喘籲籲跟在後頭,隊伍越拉越長。皇帝都到了天壇昭亨門前了,後頭的隊伍還在珠市口呢。
  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早已在左欞星門外設立帳篷,恭請皇帝入內休息。
  待到隨行的文官全都就位,禮部尚書沈鯉奏請皇帝進入天壇。
  祈雨儀式在他爺爺當年建造的圜丘舉行。為三層藍色琉璃圓壇,又稱祭天壇。
  萬歷便由典贊官引導,在這同心圓的最下壹層石階上跪下,上三次香,向上天叩頭四次。
  文武百官列隊站立在寰丘南墻之外,當皇帝跪拜時,贊禮官在昭亨門傳贊,百官便也在趙守正的帶領下,依樣跪拜如儀。
  之後典儀官唱奠帛,行初獻禮,皇帝至神禦前,獻帛,獻爵,讀祝。皇帝跪,百官傳贊後跪,讀祝後俯伏、平身……
  冗長而莊重的儀式結束後,已經快中午了。
  行禮完畢,導引官引皇帝至帳篷休息,萬歷召集趙守正等閣部大臣前來開會。
  這也是大學士和部堂們自元旦以來頭壹次目睹天顏,不少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君臣以這種方式重新見面,果然壹點不尷尬。
  在天壇當然不能嘮嗑,萬歷便按照彩排,命司禮太監張宏向眾大臣宣讀上諭曰:
  “天時亢旱,雖由朕不德,亦因天下有司貪贓壞法,剝害小民,不肯愛養百姓,以致上幹天和,今後還著該部慎加選用……”雲雲。
  趙守正則代表百官領諭對曰:“皇上為民祈禱,不憚劬勞。壹念精神,天心必然感格。此皆臣等奉職無狀所致,其天下有司官,誠不能仰體皇上德意。臣等即與該部商量申飭。”
  萬歷便道:“與前日諸般上諭壹並行文,與天下知之。”
  又命戶部蠲免旱災嚴重地區錢糧壹年,趙守正便帶頭山呼皇上仁慈,必感上蒼降下甘霖!
  至此,今日的儀式便全部結束,群臣拜送皇上。
  萬歷對趙守正道:“元輔送朕。”
  趙守正受寵若驚,忙應聲起身,跟在萬歷身側,陪皇帝向帳外走去。
  “這陣子元輔受委屈了。”萬歷目視前方,輕聲說道。
  “皇上言重了。”趙守正滿臉慚愧,欠身道:“臣調燮無狀,方致朝綱混亂,應以旱災,竟連累陛下如此,實在罪該萬死,該當引咎……”
  “哎,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萬歷打斷他的話頭,轉頭微笑看著趙守正道:“趙先生,妳很好,朕離不開妳。元輔非妳莫屬,別無他選,七十歲前休要再提致仕。”
  “這,臣無德無能,不敢久居宰輔之位。唯有鞠躬盡瘁,以報陛下!”趙守正心頭熱熱乎乎,眼淚差點都要下來,他感覺老朱家又有延續下去的希望了……
  “有先生這樣的宰輔,是上蒼保佑,朕心裏清楚,難以言喻,唯有天地可鑒。”萬歷笑著點點頭,對趙守正笑道:“日後先生慢慢就知道了。”
  趙守正再次謝恩,然後請皇帝上禦輦回宮。
  萬歷卻擺擺手,不顧勸阻,執意要與群臣壹其,再步行返回。
  部堂大臣們感動的眼淚都下來了。好家夥,這下他們也得步行回去而來……
  現在可是中午頭,太陽好毒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