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為後

鵲上心頭

歷史軍事

三月春淺,正是乍暖還寒。
付巧言披著半舊不新的藕荷襖子,正垂首站在隊伍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章:命好

宮女為後 by 鵲上心頭

2024-10-9 20:54

  能在主子跟前伺候的,無壹不是人精。
  知畫看上去溫婉和煦,卻壹眼便看清了付巧言心中所想。
  付巧言沖知畫笑笑,低聲道:“殿下的字端是好看。”
  知畫點點頭,道:“那黃花梨的小書櫃裏有個紫玉盒,上面雕了雪中梅,以後妳在書桌上看到八殿下做的詩箋,都收到那盒子裏便是了,記得千萬別弄壞了。”
  付巧言趕緊記下,邊聽她講邊取出盒子。
  那盒子很沈,雕工精細,配著淺淡的藕荷色,端是美麗。
  付巧言取下盒蓋,見裏面已經整整齊齊擺放了數十張詩箋,無壹例外均是灑金三行箋,大小顏色都無甚區別,只上面的詩詞不同。
  她不敢多看,把桌上那張收好,轉身又放回書櫃中。
  知畫見她手腳麻利,面上也帶了點笑:“以前書房就我壹個,打掃起來頗為費事,我幼時就讀過幾個月的幼學,後來都忘了個幹凈,壹直都是勞煩福姑姑過來整理書本。”
  付巧言忙說:“以後有什麽累活,姐姐吩咐我做就是了。”
  她沒因為自己讀過書而高高在上,也沒躲懶只想著做輕省活計,總歸晌午時間充裕,少說多做才是要緊。
  知畫更是滿意,她指了指角落裏的木盆道:“等書櫃都擦完了,桌面也整理幹凈,我們再壹塊把地擦兩遍。”
  她說罷,又走到窗邊往外指:“瞧見那梅樹了嗎?娘娘喜梅,以後妳三日折單枝進來,記得別毀了那樹的型。”
  付巧言認真點頭,口裏稱諾。
  “冬日裏梅花開倒還好,春夏秋日可如何?”她問。
  “每日早膳時當值的姐妹會取了新枝來,大抵不太重樣,咱們這棵是晚梅,早兩月時也是外面送來的。”
  付巧言這邊聽著知畫講,那邊手裏也不停下。
  黃花梨大桌上擺放了許多文房筆具,光紫檀筆架上就掛了六支筆,其余翡翠蓮藕鎮紙、荷塘月色端硯、三層八寶漆盒不壹而足,甚至還有個憨態可掬的兔子茶寵,端是講究。
  付巧言雖讀過書,到底沒見識過這些好東西,光打眼壹看便知這些擺件精巧絕倫,應都是禦賜。
  聯想到知畫剛才言辭,她到底對淑妃不受寵這事產生了些許懷疑。
  進宮年余,她對宮裏扒高踩低最是清楚不過。哪怕淑妃的家世位分擺在這裏,就憑陛下壹年半載來不了兩回,尚宮局那些人精未必會對對淑妃畢恭畢敬。
  然這兩日她所見所聞,卻發現淑妃衣食住行具是頂好,就連她書房桌上的壹枝花,尚宮局都給想到了,甚至沒讓她們宮裏單獨去取,而是跟著早膳壹並歸置好了送來。
  付巧言入宮年淺,對往日許多事都壹知半解,管事姑姑們教過她們許多事都不能說不能問,卻沒提為何。
  到了淑妃這裏,付巧言心裏有些疑惑,卻沒同任何人講起。
  午膳時她回了屋用過後,搶著洗了壹屋的碗筷,這才躺在炕上假寐。
  忙碌壹上午,她是有點累了,可景玉宮的活計就那麽點,比之之前輕省不知凡幾,此刻躺在炕上頓覺渾身舒服。
  吃飽穿暖,她又開始思索景玉宮的事。她不是個刨根問底的人,只是跟在淑妃身邊,將來總會遇到各宮宮人和各位娘娘,有些事鬧不清楚很容易出亂子。
  思來想去,她也只能歸結為淑妃是元後顯慶皇後堂妹這壹身份了。
  隆慶帝對元後情深義重,她薨後甚至親自扶靈至永寧寺停靈。隆慶二十年秋,他的平陵剛壹建成,他就立刻下旨讓顯慶皇後先於他安葬至平陵地宮正殿。
  當時送葬,他也親自去了。
  壹並建成的還有皇子陵園,那位沒出生便薨了的小皇子被他追封為明崇皇太子,安葬在陵寢主宮,而後於他薨的大皇子和五皇子,則陪葬在陵寢副宮,可見親疏遠近。
  這些事不光宮裏小宮人們知道,外面酒肆茶樓也多有說書先生講談。
  這裏面沒什麽皇家隱私,也能彰顯隆慶帝是個重情重義的好人,因此也從未限制過民間流傳,如今看來竟是當成佳話來講。
  付巧言不知道王皇後對這事如何作想,如換成她設身處地,怕是心都會跟著涼了。
  四十年陪伴,抵不過少年夫妻的兩小無猜,細心慈和撫育的皇嗣,比不過未出生的那個嬰孩。
  然而付巧言想著去歲那個影影綽綽的華麗身影,她又把這些事壓了下去。
  也可能幾十年過去了,王皇後對這些事也沒那麽在意了。
  無論怎麽看,那都是主子們之間的故事,跟她又如何相幹呢?不過就是小宮女們私下無人時偷偷講的“小話”罷了,她壹貫不同人碎嘴,至今也沒跟旁人念過壹句主子的不是。
  付巧言翻了個身,迷迷糊糊有了些睡意。
  她沒敢睡死,淑妃午後也要歇壹個時辰,等到申時正她便會起身,洗漱後去書房看書寫字作畫,到了晚膳才會停歇。
  作為伺候筆墨的宮人,付巧言要早壹步到書房,把淑妃要用的紙筆都潤好,煮上壹壺熱茶,備好茶點,省得娘娘過來沒口水喝。
  這些事知畫都同她壹壹交代過了,今日也會帶她壹起去準備。
  往常這些都是知畫的活,準備好就得離開去起居室跟著寒煙壹起收拾,如今付巧言接手,倒是給她省了不少事。
  沈福手下四位大宮女,寒煙和另壹位叫寒絮的是貼身大宮人,她們壹人手下兩個小宮人,跟專門輪班伺候淑妃衣食住行,除了桃蕊這位掌衣宮人不在跟前伺候,還有壹位掌禮宮人名叫桃陌,是專管景玉宮器具和小庫房的。
  而黃門中正監林泉是專管外事的,他同沈福關系很好,平日裏笑瞇瞇的,用午膳前付巧言還同他見過禮。
  兩名少司,壹位叫張有酒的帶著壹個小黃門專管小廚房,另外壹位叫陳澤的領著剩下兩名小黃門幹些力氣活。
  她們宮裏原本是少了兩名無品小宮人和小黃門的,不過如今付巧言來了頂了壹個缺,依舊不顯得人多。
  加上淑妃,壹個院子裏通共就這十幾口人,倒也簡單。
  付巧言記性好,壹天就把這些人記了個七七八八,院子裏見了也嘴甜記得問好。
  這滿宮裏哥哥姐姐的,就屬她人微言輕,自然是要端正態度的。
  未時正她便醒了,輕手輕腳打點好自己壹身行頭,便就出了門。剛壹跨過垂花門,便瞧見知畫站在回廊拐角處等。
  今日風停雪靜,雕欄畫柱梅上雪,襯得她滿目璀璨光華。
  原本只六分長相,硬生生叫那眉心朱砂痣襯成了八分麗人。
  付巧言快走兩步,跟到她身旁淺笑問安:“叫姐姐久等。”
  知畫微微搖頭,伸手幫她正了正衣襟。
  小丫頭依舊瘦成壹把骨頭,她本就身材修長,這壹瘦下來連脖子都跟著纖長不少。她眼睛毒,自是看得出來她裏面還穿了壹身夾襖,因人太過瘦弱,也因面容清麗無雙,倒也沒顯出半分臃腫來。
  真是個難得的好顏色。
  知畫不知怎麽,突然想起經常來景玉宮的那位八殿下。
  她偶爾書房伺候,見過那位好幾回。
  八殿下是如今宮裏最英俊的壹位了,將束發的年紀卻已七尺有余,他同皇上最為相似,都是頗為英朗的長相,卻也隨了生母溫才人,平添了幾分俊秀。
  加之又是著淑妃長大,他性子上偏了養母許多,最是溫和有禮,時時都能吸引小宮人們的目光。
  大約是兩三年前,他才十二三歲的年紀時,多少有些雌雄莫辯的美麗,跟眼前這位小宮人倒是有些相似的。
  倒不是說長得像,而是那種給人的美感,大抵都讓人見之心喜。
  知畫微微瞇起眼睛:“聽說妳之前生過病?”
  付巧言輕聲答:“去永巷前挨過凍,多虧那邊姑姑體恤,月余才熬過來。如今很是怕冷,衣裳都要多穿幾件。”
  她語氣很淡,這話講出來沒多少起伏,卻也讓知畫知道當時她的遭遇。
  在宮裏最怕得病,不是說沒有藥,使點銀子攀點人情多少都能弄到,可活卻拖不得。
  妳躺在床上,那壹天天活誰做?該妳的事要擔在別人身上,也要看旁人樂不樂意。所以知畫聽她說感謝永巷姑姑體恤,想必那位姑姑是真的給過她寬裕的。
  “妳倒是命好。”知畫垂眸道。
  付巧言輕笑:“可不是,我也覺得自己命好,如今又來了景玉宮,沒有比這再好的地方了。”
  “妳倒是通透。”知畫笑出聲來。
  她們這邊說邊等,那邊正殿的門便開了,知畫領她直接去了書房,把壹整套茶具都端了出來。
  “娘娘醒來後大抵要半個時辰,這會兒妳把茶碗燙好,煮上水,再把墨硯好便可以了。”
  知畫說著頓了頓,先叫她去書桌那:“妳讀過書,這個會吧?”
  付巧言忙點頭,接過她手裏的松墨,在端硯上研磨起來。
  因不知娘娘每日會不會寫字作畫,所以墨只淺淺備上壹層,隨著黝黑的松墨推開,壹股子清香散了出來。
  這是四大名墨之壹的松墨,全為禦供。
  這墨研磨出來黝黑油亮,壹丁點墨渣都無,也沒普通黑墨的臭味,只能透出香來。
  “好墨。”付巧言由衷贊嘆。
  知畫見她頗為上手,也沒再費勁同她說筆墨紙硯的事:“娘娘對這些沒什麽講究,好用便是了,倒是茶水記得每日都不能重樣,娘娘什麽茶都喝的,這套紫砂龍鳳茶壺是娘娘最心愛之物,切記每幾日都要拿出來用壹次,好叫娘娘看見。”
  能叫龍鳳多為皇帝皇後禦用,淑妃這裏能有壹套茶具,雖然龍鳳在形制上不那麽講究,爪上都少壹趾,卻也足顯珍貴。
  付巧言壹下子就明白這是皇上禦賜給淑妃的了。
  她仔細端詳那壹套紫砂茶具,知畫兩手穩穩拖著壺身,上下壹翻轉便把底露給了她瞧。
  只見那湖底刻著館閣體隆慶十年四字,旁邊還有壹行小字,寫的是瞿三刀。想來便是紫砂大家,特地給隆慶帝做的禦壺。
  淑妃這裏茶具很多,除了這套龍鳳紫砂,還有壹套雕刻三君子的方壺紫砂,壹套官窯冰裂紋、壹套雕花青瓷並壹套白玉雁歸。
  這幾種茶具出茶都極美,倒也是淑妃的品味。
  知畫又從櫃中取出壹個小瓷壇:“這是玉泉山上的泉水,每兩日送來壹壇,專給娘娘飲茶。”
  付巧言點頭稱是,她在家中也跟父親學過煮茶,大越尚茶,在學校也要考較煮茶手藝,做的不好年末是要降檔計分的。
  書房裏有個小茶爐,燒兩塊最好的銀絲煤,用小水壺把水煮上,壹絲煙都無。
  茶桌就放在窗口,正殿燒著地龍,開著窗也不冷,遠遠往外望去,紅梅娉婷白雪妖嬈,倒是壹處好景。
  兩人這剛準備好,那邊淑妃正巧踱步而入:“今日煮的什麽茶?”
  付巧言忙起身沖她行禮,微微擡頭壹瞧,見她穿了壹身墨綠襖裙,上衣是用金線收的窄袖,下裳的六幅裙則繡了壹整片並蒂蓮花,壹塊拇指大的祖母綠掛寶墜在衣領處,隨著她的走動搖曳生姿。
  淑妃長相清麗,眉眼溫婉,渾身壹股書香氣,許是上了年紀,眼角也微微有了淺淡紋路,卻也顯得她更是溫和。
  要說美,也是真的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