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品江山

三戒大師

歷史軍事

  慶歷五年春,範文正新政改革失敗,富弼也跟著被下放,滕子京重修了嶽陽樓,歐陽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三二章 經筵(中)

壹品江山 by 三戒大師

2018-7-10 16:23

  “大體就是這樣子。”趙宗績書房中,陳恪將王雱的話轉述給他。
  這些天來,看著龍昌期成了汴京讀書人的焦點,其所到之處必然車水馬龍,摩肩接踵,趙宗績說心裏不急,那都是糊弄人的。
  但聽了王雱給出的法子,他的臉上卻無甚喜色,而是陷入了沈思。
  陳恪也不吭聲,安安靜靜的看他的《政治家篇》,任趙宗績心裏天人交戰。
  “別看了。”良久,趙宗績回過神來,罵道:“還不幫我合計合計?”
  “這法子壹招必殺。”陳恪擱下書淡淡道:“不過後患無窮。”
  “什麽後患?”趙宗績沈聲問道。
  “這是文字獄。”陳恪淡淡道:“老龍已經九十高齡,眾所敬仰,聲名海外。若以此法構陷,會給天下士人造成怎樣的印象?”
  “這正是我所顧忌的。”趙宗績頷首道:“武陵先生作此文時,怕只是就事論事,沒有影射的意思。”
  “嗯,顯然的。”陳恪點頭道:“要是他有影射之意,又豈會巴巴的獻給朝廷?難道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歪了嗎?”
  “是啊,王元澤的法子,是構陷。”趙宗績深深壹嘆道:“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想這樣做。”
  “嗯。”陳恪點點頭,摩挲著手中的書本道:“這本《政治家篇》等翻譯成漢文,妳壹定要看看,上面有個觀點我很贊同——正義性是政治家立身的根基,不正義的舉動,必將帶來不良的影響,也許是近期也許是遠期。”
  “我知道妳的意思。”趙宗績點點頭道:“就是孔子說的,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對。”陳恪點頭道:“但話說回來,壹味光明,是成不了事的,這件事不妥善處理,我們會失去新學黨人。沒了他們的幫助,咱們必輸無疑。”
  “是,聖人還講經權之道呢。”趙宗績緩緩道:“雖是權,依舊不離經,權只是經之變。”
  “這是正理。”陳恪點頭贊道:“所以我們可以指責他誹謗周公,卻不能拿‘金縢’構陷,這樣雖然效果立竿見影,卻會陷妳於不義。”頓壹下道:“何況誰都知道,龍武陵是趙宗實請來的,妳又是他最大的對手,貿然拋出‘金縢’,只怕會被官家視為用心邪惡,得不償失。”
  “那咱們該怎麽辦?”
  “讓我想想……”陳恪緩緩起身道:“離開經筵還有七天,我再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法子……”
  ※※※
  接下來幾天,汴京城中的氣氛變了。到處有人散播說,龍昌期誹謗周公,以周公為大奸臣。周公是誰?那是本朝所立的聖王啊!所有士大夫崇拜的對象!妳龍昌期壹介寒士、偏方小民、竟然公然詆毀,自然會引起以正統自居的朝廷官員的警覺。
  之前,大家雖都讀過龍昌期的文章,但沒人去壹篇壹篇的研讀,現在被人壹提醒,官員們馬上找來散發著油墨香味的《龍氏文集》,開始仔細檢索起來,壹看還真有這樣的文章。於是,便有大儒向龍昌期開炮,言其不但專非周公,而又指《六經》無皇道,認為其離經叛道,不足為訓!
  這要是壹般人開炮,也不足為奇,關鍵是開炮的人身份太不壹般,乃是文壇盟主歐陽修!在文壇,歐陽修的影響力,要更甚於龍昌期,只是他壹向專註於文體改革,並不太涉及經學罷了。此刻突然發難,自然震動不小。
  許多早就看不慣老龍風光的文人官員,之前擔心觸犯眾怒,壹直沒敢吭聲,此刻有了歐陽修打響第壹炮,馬上紛紛跟進,批判他離經叛道、異端害教雲雲!
  那些支持老龍的文人,自然不會緘默,立刻嗆聲還擊,說他們嫉賢妒能,不容異見雲雲。短短幾日之內,汴京城內便吵成壹團,爭議聲越來越響。
  無論如何,朝廷開經筵的日子還是到了。
  所謂‘經筵’,就是給皇帝進講經書,這是國家以文教治天下的重要活動,不僅經筵講官參加,朝中大臣也要陪侍。之所以加壹個‘筵’字兒,蓋因講完書後,皇上壹般都要給講官及陪侍大臣賜壹頓豐盛的賜宴。
  宋代制度,每年二月至五月,八月至冬至,每逢單日舉行經筵,由講官輪流入侍講讀,名曰春講、秋講。八月初壹,便是開秋講的首日。
  這日早朝之後,官家及眾臣轉到邇英閣中……邇者,近也;英者,人中之傑也,這裏是大宋皇帝親近英才,聽其講學布道的場所。
  頭壹天晚上,內侍省已在殿內寶座地面之南,左右各設金鶴香爐壹只,左香爐之東稍南,設禦案講案各壹,皆西向。案上各置所講之書稿,壓以金尺壹副。
  此刻,壹應勛臣公相、六部九卿、館閣官員,禦史諫官、給事中、序班鳴贊等官,都穿朝服在殿外列班。
  辰時壹到,官家升座。眾官員在鴻臚寺鳴贊官的引領下,依次入殿序班行禮,然後各就各位。陳恪作為集賢殿修撰,自然有資格列席,此刻他站在班中,眼觀鼻,鼻觀心,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行禮如儀、繁文縟節之後,鳴贊官唱道:“宣進講官龍昌期出列——”
  身穿特賜緋袍,白發蒼蒼的龍昌期,在學生的攙扶下,顫巍巍走到禦階前,向官家行禮。
  “愛卿免禮。”看到這位耄耋老者,官家和顏悅色道:“聖人雲,親親,仁也;敬長,義也。請坐吧。”
  便有侍者端來有靠背軟墊的椅子,請龍昌期坐下。
  龍昌期感激不盡,眼圈微紅道:“草民何德何能,竟能於風燭之年,壹睹天子之聖顏。心中感慨萬千,有詩獻於陛下,以表草民之心。”
  “請講。”趙禎頷首道。
  “中天盛世曾安寧,瑞麥嘉禾表歲成。騶虞白象出效垌,萬裏皇圖鞏帝京。衣冠文物際時亨,海隅寧謐無邊警,巷舞街歌樂太平……”
  老頭兒在那兒聲情並茂的吟唱,聽得下面的大臣昏昏欲睡,這種詞藻堆起的贊歌大家做得太多了,實在是提不起興趣。
  趙禎耐著性子好容易聽完,笑道:“老先生的祝福,寡人收下了,也祝妳長命百歲啊!”
  鳴贊官怕老頭兒又發感慨,趕緊道:“進講!”
  於是龍昌期便坐於講案後開講,他今日講的是《易經》,此乃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這方面水平高的,大家都認為是高人。而龍昌期最擅長的,就是易學,他壹個甲子的學養不是吹出來的,又刻意要講好這畢生最重要的壹課,自然口燦蓮花,引人入勝。
  但是此老別開生面、不以先儒之說為是,頗多驚人之言,還是讓許多保守的大臣微微皺眉。暗道,這老兒也太不把聖賢放在眼裏了吧?
  不知不覺,半個時辰的進講結束,侍者為龍昌期奉上參湯。趙禎問眾臣道:“龍愛卿所講微言大義,眾卿家意下如何?”
  眾大臣互相望望,目光都落在歐陽修身上。
  趙禎也看到了歐陽修,笑問道:“歐陽愛卿怎麽看?”
  “回陛下。”歐陽修面無表情的出列道:“此老學養深厚,但心術不正,牽強附會、故作怪誕之言,微臣以為其所講不足為訓!”然後便將方才龍老頭的‘狂妄之言’挑出來,逐條加以批判。
  眾人心中暗笑,歐陽修果然還是老樣子,壹點不給人留面子。
  龍昌期本來更在喝湯,聞言頓難下咽,但是皇帝不說話,他也不能吭聲,只能聽歐陽修在那裏啪啪的打臉。
  好在也有替他說話的,知制誥劉敞馬上站出來,反駁歐陽修說,他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憑什麽古人能註經書,武陵先生就不能註,憑什麽認為古人的註是權威,今人提出異議就是汙蔑聖賢?
  兩人便在殿上爭論起來,亦有大臣紛紛助陣,爭辯越來越激烈。很快,焦點便從《易經》,到了龍昌期最惹人爭議的壹點——周公到底是不是奸臣身上。
  在絕大部分官員看來。周公大行封建,營建東都,制禮作樂,還政成王,壹生蓋棺定論,無可指摘,怎麽會是奸臣呢?
  那廂間,趙宗實的臉比鍋底還黑,心中暗罵文彥博,妳推薦了個什麽鳥人?虧我不遺余力替他造勢,這不是坑爹麽?
  但這種時候,不能不保龍昌期,不然他不成了笑柄?
  於是使個眼色,早就準備好的手下便發言道:“武陵先生之說,縱然驚世駭俗,卻也不是捕風捉影。《史記》說,成王少,公乃攝行政當國。然而周公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卻又說是奉了成王命,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未免有假成王之名,行剪除之事的嫌疑!”
  “周公攝政,用成王名義下詔,稱‘王若曰’,宜乎管叔疑成王為傀儡也。”又有官員道:“《荀子》壹書中寫道:‘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偃然如固有之!”
  “‘周公是否稱王’的問題,千古眾說紛紜。”劉敞深知這個問題不能展開,馬上和稀泥道:“武陵先生也不過提出他的看法罷了,況且之前先生在野,自然言語無忌。文集刊行天下時,自然要再做修改,去掉這些爭議的言論就是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