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大明鐵骨

無語的命運

網遊小說

“啪!” 壹聲清脆的鞭響在空曠的郊外中回蕩著。 牛車上的趕車人,不時地把手中的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七十四章 浮想

大明鐵骨 by 無語的命運

2019-5-18 16:31

  壹切為了西北!
  至少在表面了,修建鐵路是為了將來進攻陜西運輸軍糧以及其它的種種軍需物資,不過這鐵路的修建並不快。不僅僅需要測量勘探路線,而更為重要的是路軌的鑄造需要大量的生鐵,而這就涉及到生鐵的冶煉、煤礦的開采,等等諸如此類的工廠。正因為這條鐵路的築建,才使得在過去的兩年間,在更多的鐵礦、煤礦陸續投入開采,而鐵廠也越辦越多。
  為了便於將壹些地區的煤炭運出,有的地方同樣也修建起了鐵路,使山裏的煤能運出大山,經水運運往需要的地方。
  現在鐵路修了二年多,雖說路基基本上建成了,可是沿途還有路橋沒有完工,而且大部分地方都還沒有鋪設鐵軌,所以接下來的壹年,將會以架通鐵軌、先通車為興乾五年的目標。
  盡管這條鐵路修建在河南的大地上,但是鐵路上的勞工卻是來自全國各地,這是為了避免勞工主要來自壹地,可能造成的意外,這種意外有很多,最大的意外就是民工聚集容易為人鼓動發生叛亂,而造成這種叛亂往往都是以同村、同縣、同鄉為紐帶,為了避免這壹切,朝廷在用工的問題上,可謂是慎之又慎,最終選擇了分區分片抽丁的方式,讓勞工不至於都來自壹個地方,即便是某壹個地方的勞工聚集,也不過只有幾百人,然後再對其分而治之。
  如此種種精心的安排之後,盡管這工地上終日聚集著上萬勞工,但卻從沒有出現過任何亂子,這倒是讓最初以“民聚易亂”擔心不已的官員,總算是稍微放了點心,其實,這也是興乾後大興土木的壹種經驗,無論是黃河故道整修,亦或是官道整修、水渠的整修以及鐵路的築建,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在吸取蒙元修黃河聚集民工,誘發紅巾軍起事的經驗上,對於用多少工如何用工,大明上下自然是慎之又慎。
  在林三鵬與同縣的壹百多人來到工地上的時候,這邊已經了天寒地凍了,幸好大家都有所準備,不單穿著厚棉襖,而且還帶著厚被,民工住的地方非常簡陋,不過只是幾間窩棚,不過盡管如此,倒也能讓他們有壹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總算是有個落腳的地方。”
  瞧著在窩棚裏內木板床上的麥草,李明漢用手摸了壹下,然後對林三鵬說道。
  “明個看看再去弄些麥草來,草鋪厚些,睡著暖和。”
  這窩棚就和過路店的大通鋪似的,條件非常簡陋,這也是沒有辦法,畢竟,每隔壹段時間,工地就要移動,所以只能因陋就簡,住在最簡單的窩棚裏。
  對於北方的天氣,林三鵬也有些耳聞。
  “要是有稻草就好了,比麥草暖和壹些,這北方的天氣可比江南冷多了。”
  剛來到工地上的第壹天,他們並不需要幹活,所以壹行人顯得倒是挺輕松的,甚至在接下來的兩天之中,他們都沒有什麽活,而是壹邊休息,壹邊適應著工地上的日子——領鋪床的麥草、領吃飯的飯票。
  對於林三鵬和從桐城來的壹百多個同鄉來說,盡管這裏的天氣很冷,但是他們卻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不僅僅是因為每天米飯管飽——即便是在北方,他們也能天天吃到大米,著實出乎他們的意料。
  只不過為每天都能吃到白米飯歡呼的他們並不知道,購自南洋的廉價米甚至比北方的小米更為便宜,而且按朝廷的計劃,購買南洋米也是對就國宗藩的壹種變相的支持,畢竟,大明與歐洲不同,大明幾乎不需要南洋香料,相比於香料,大米反而更符合大明的需求。尤其是興乾年後,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進口南洋米也是平抑糧價的壹種措施。
  “三鵬,妳們幾個聽說了嗎?”
  躺在鋪上的李明漢咬著煙袋嘴說道。
  “聽說,這鐵路今年就能完工,咱們要是幹得好,沒準就讓鐵路上給看上了,對咱們來說倒是條出路。”
  林三鵬疑惑地望著李明漢,然後說道。
  “李大哥,這是真的?”
  雖說不知道這鐵路到底是什麽東西,可林三鵬這壹路上卻見過官道兩邊的服務站,也就是過去的驛站,在那裏頭幹活也不錯,壹個月有二兩銀子的工錢。
  “可不是,這是河南的路,還能留咱們江南人?”
  旁人插話的時候,李明漢看了壹眼林三鵬,然後悄聲說道。
  “就憑妳叫聲大哥,我透點底給妳。鐵路修好肯定會留批人養護,就像官道上壹樣,官道那麽平整咋回事,不還是人去養護的。我打聽了,只要咱肯吃苦,只要幹得不比別人差太多,到時候,肯定能留下來!”
  “還留下來呢?留下來吃什麽?吃高梁小米不成……”
  在旁人的笑聲中,李明漢只是笑了笑,並沒有說話。而本就沒有什麽著落與去處的林三鵬倒是應聲說道。
  “行!李大哥,都聽妳的。留下是好事,不過留不下來,也沒啥,這壹路上,出了家門才知道外面,這裏留不下來,還有其它的地方不是。”
  對於甚至都沒有進過府城的林三鵬來說,他第壹次見到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在村外,除了種地,還有其它很多的機會,不僅僅只是到縣城裏當個店裏的夥計。
  其實千百年來,對於大多數困守家中的百姓來說,他們之所以非到萬不得已都不曾出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畏懼,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對外面的世界有種恐懼感。但是通過這幾年的勞工征發,卻讓這裏的人們了解到了外界,讓他們意識到,除了村子,外面的世界更廣闊,而且機會更多。
  當然,甚至就是作為當事人的勞工,自己也沒有體會到思想上的變化,他們往往只是認命的把這壹次勞役當成尋常的徭役,只不過比尋常的徭役時間更長,不過相比於徭役的無償,甚至自帶口糧,這裏的徭役不僅管飯,而且還發飯票,壹天三頓管夠的夥食。
  而林三鵬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被分到了工程隊,負責釘軌道道釘,這個活之所以幸運,是因為在工地上幹的時間越長,就越可能留下來,而釘道釘,又是工程隊中最後的壹個工序,換句話來說,他們可以壹直幹到工程結束。
  道釘隊共有六個小組,分成二個小隊由鐵路的兩端起,隔上兩地裏擺壹個組,每幹完壹段就前進四裏路釘,路釘都是指粗的鐵釘,林三鵬和其它人壹樣,每天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出門,待到黑了天才摸黑回來,枕木壹根接著壹根,而他們就是要挨著枕木釘道釘,壹根壹根的釘,每天都是的這樣。因為不斷的揮著錘子,以至於胳膊成天都是酸痛酸痛的,相比於此,真正的折磨是吃飯。因為每天早出晚歸的原因,所以壹日三餐飯都是由人力手軋車送過來,大家都捧著個毛竹筒制成的飯盒,坐在枕木上吃。
  大冬天的,即便是飯桶外面裹著棉花,棉蓋子上面也壓著石頭,可等到飯送到工地上,飯菜就已經變溫了,天睛還好,沒風,有風的時候,飯還沒吃完就冰涼的了。後來林三鵬他們寧願餓著,也要把晚飯帶回窩棚裏頭。在幾個人湊錢買來的鐵窩裏,飯菜匯在壹起,加上水,熱熱乎乎地吃壹餐。而且還能湊著喝上兩杯,如此壹來倒也自在。
  不過釘了十幾裏的道釘後,工程的進度慢了下來,因為得等枕木——大雪影響到了枕木的運輸,從東北運來的枕木過去都是從水路運過來,現在只能靠鐵路,而鐵路並沒有水運快。
  所以工期自然而然的就被耽誤了。不過這也讓林三鵬等人得空能夠休息壹下,不過即便是如此,也不能在窩棚裏等著,只能在工地上等,等車壹到,大家夥還要把枕木都搬下來。
  坐在工地上,在其它人擠在擋風的雪墻後面在那裏推著牌九的時候,林三鵬則楞楞的坐在那裏,他的眼前晃蕩著幾天前,在工地附近的教坊司的帳篷裏無意中透過帳篷縫看到的女人的身體,赤條條的,著實引人。
  隊長見林三鵬在那發呆,只以為他是想家了。便問道。
  “三鵬,想媳婦了?”
  “那,那有的事,我,我沒媳婦。”
  只以為心裏的那點事被看穿的林三鵬立即紅著臉說道。
  “想媳婦有啥!不過在這地方想也是白想,妳家是江南的,我家是湖南的,就是放上幾天的假,除非長了飛毛腿,否則也別想回家。如果要是近了好,近了的話,枕木到不了,咱們得窩兩天。三天,來回三天。就夠回家壹趟了……”
  對於這些在河南的鐵路工地上幹活的民工而言,能夠回到家人的身邊,哪怕呆上壹天,也是壹直妳來大家夥的壹種願望。
  “隊長,妳說……”
  被隊長這麽壹說,似乎也有點想家的林三鵬,瞧著地上那釘在枕木上的鐵軌,然後問道。
  “要是將來這鐵路能修到湖南,沒準幾天的功夫就能到湖南了。”
  從第壹次見到在鐵軌上跑的馬車時的驚訝,再到現在的習以為常,可林三鵬在看到那十幾節長的馬車時,還是會忍不住說上壹番。
  “可不是,那馬車,不但拉的東西多,而且還快……”
  隊長說著,隨後又搖頭說道。
  “可再快,幾天功夫也到不了湖南!”
  對於湖南人的他來說,也許更希望這馬車能夠在幾天內把他帶到湖南。這樣的話他就能夠在假期的時候回到家人的身邊看上壹看。
  當然,這只是壹種美好的想法罷了。至少現在還沒有那種日行千裏的可能。
  所有人對於隊長的這種想法,不過只是哈哈壹笑。然後大家夥就開始聊著其他的話題。
  “好啦,咱們就別在這裏做這種白日夢了,趙我說咱們哥兒幾個的運氣可還真不錯。”
  隊長看著他們幾個說道。
  “妳瞧見沒有?咱們是訂道釘的。這個活是修鐵路的時候最後壹個活。我聽說最後鐵路上總是要留人,妳說會留什麽人?當然是留咱們了。畢竟,到時候那些修路的指不定都已經回家了,咱們如果能夠留在這裏的話,到時肯定能留在鐵路上。”
  “咱們真的能留在鐵路上?”
  隊長的話立即引起眾人的註意。如果是在過去,或許他們並不覺得留在鐵路上會有什麽大不了的,但是他們在這次出來之後見了世面。也就知道在鐵路上幹活的收入很高。無論如何都比種地要強很多。更何況他們其中的不少人都是次子,到時候恐怕即便是想要種地都不壹定能夠種的上,頂多也就是當官府的佃戶。
  “要是能留在鐵路上。到時候壹個月可就有幾兩銀子的工錢,這壹輩子吃喝不盡不說,指不定兒子孫子將來都能在鐵路上幹活。”
  在隊長的話語中,大家夥都是妳壹言我壹語的在那裏討論著將來,討論著他們將來留在鐵路上的可能。
  到最後大家甚至在那裏幻想著,自己留在鐵路上過著的日子。
  “瞧妳說的。到時候總不能還讓兒子們留在鐵路上吧。俗話說得好,養兒不讀書,不如養頭豬。到時候咱肯定要讓兒子們上學,讓他們去讀書。萬壹要是有個讀書的苗子呢?到時候可就光宗耀祖啦。”
  他這邊話音不過只是剛落,周圍邊是壹陣哄笑聲。
  “怎麽著,妳還想讓妳家的小子考上狀元不成?”
  “聽他在那裏美吧,這年頭兒可早就沒有什麽壯元了,”
  “哪怕就是有狀元也不壹定能輪著他呀,不是我說妳,瞧瞧咱們這些人裏頭網上所三代人有沒有壹家是讀書人啊?依我說,咱們命裏頭竟沒有這壹條。”
  有的人信命可有的人卻不信,是大家在那裏拿著這話在那裏說笑也不妨礙他在那裏信心旦旦的說道。
  “沒有狀元不打緊,等將來考上了書院。考上了清河書院,那也和狀元差不多。”
  當然,他的這壹番話,換來的又是壹陣笑聲。不過笑聲隨著馬蹄聲的響起而落了下來。
  枕頭木送來了他們還要繼續在這裏幹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