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壹十四章 長期的考量
美夢時代 by 俊秀才
2018-8-9 07:14
蕭奇讓谷家去申請修建粵西的港口,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就如同谷倉恩所想的那樣,粵西的港口更加靠近袋口的位置,最適合收攏那些東南亞國家的船只。
而且粵州的港口每天的吞吐實在是太繁雜了,如果能把粵西的港口打造成壹個專門的以農產品為主的港口,那會非常有效率。
當然這也不是說,是因為粵州的港口容納不下了才轉到粵西的。
事實上,粵州的港口吞吐量還不到設計總容量的50%。
至於為什麽不把粵州港口的潛力進壹步開發,反而要分散運力到全州、淩波等東部沿海港口……
那自然就是和香港有關了。
為了保證香港的港口充分的運用,國家不惜犧牲粵州的利益來保證他們,許多貨物非要到香港轉壹次,才轉而通過內河到粵州南灣入關。
實際上許多貨船都希望能直接運用粵州的港口,免得那麽多麻煩的轉來轉去,費用還便宜那麽多。
但香港經濟現在已經夠低迷了,要是再把它們的港口運輸業給搶奪了,那麽香港就真的成了壹潭死水,完全沒有了任何的活力。
所以國家才沒辦法全力開發粵州的潛力。
然而有些人就是不知好歹,明明國家做出了這麽多的安排布置,對他們不可謂不好,但他們就是要鬧騰,就是要跪舔不列顛爸爸,總覺得前面幾十年英國代管的時候要日子好過得多。
殊不知這只是壹個假象,是大家都能壹眼看穿的假象。
那些年他們過得好,壹是因為這是華國和國外唯壹的交流窗口,二來是因為內地那時候很窮。
現在華國發達起來了,內地人壹天比壹天富裕,而先天不足的香港自然就必然落寞,這是壹個很正常的事情。
可不少的香港人卻從來不想著自己怎麽去努力發展其余的道路,讓香港的未來更好壹些,就壹天到晚的想著怎麽怎麽不順心,怎麽怎麽不爽……真要叫蕭奇說,這就是典型的無病呻吟加伸手要錢。
比起香港,人家寶島可真的不壹樣。
雖然屢次也受到了打擊,比如金融風暴、船運危機、石油危機等等,但寶島的商人都能積極的面對,積極的去轉型自己的生意,讓寶島的經濟總能好好的發展,不至於像香港那樣的崩盤。
所以妳能看到其實寶島的幸福指數挺高的,那裏的尋常人都還挺單純的,這就是生活幸福的表現。
香港這邊就不壹樣了,許多人壹天到晚就跟壹個怨婦壹樣埋怨,卻從來不會自己去努力改變現狀,內地人看了壹年兩年、三年五年,真的會看得厭煩的!
蕭奇沒辦法去管粵州和香港的糾葛,但粵西這邊的港口卻是國家這兩年會重點打造的項目。
其實粵西這邊的青州港口壹直有在使用的,只不過規模還不夠大,配套的設施還不夠充沛,服務還不夠完善,所以沒有能形成規模。
真正要利用好的話,壹年吞吐上千億美金的農產品,都是輕松的事情。
這樣壹來,華國就會多了壹個對外農產品的進口窗口,對於華國的土地壓力,就會進壹步的減輕。
日本的國土面積僅僅是比蜀川大壹點,可耕種面積還不如蜀川,還必須要經常休耕,但他們有2億的人口,平日裏吃的糧食,是怎麽解決的呢?
要知道,他們可不喜歡進口國外的糧食的,日本的宣傳就是本國的東西最好,只有本國出產的東西才最好的。
解決辦法很簡單,日本的商人們去國外租用土地,所有的原料、化肥、管理等等,都是日本人在做,然後這樣的農產品運回國之後,就可以當作是日本的國產。
蕭奇覺得這樣的辦法很好,他在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租用土地,也是受了日本人的啟發。
甚至於這些農業基地裏面,日本的農業專家的數量還不少。
蕭奇覺得,既然日本人做事情認真,那麽利用他們的優點來為華國人服務,也是挺好的事兒。
讓妳的敵人為妳賣命,那才是能耐。
而這些農作物,距離遠壹點的,比如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完全可以通過海路回到華國,船運的費用可是非常低的,時效性也不會減少多少。
粵西的這個青州港口,就是最好的集散地。
還有壹個很重要的因素,東南亞這邊其實算壹個布口袋,基本上這裏都是華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就算是以後有什麽事情,從這裏輸送物資進入華國,都遠比經過馬六甲海峽要容易得多。
咳咳,當然了,需要保證這個大口袋,還有更重要的實力來保證,那就不是蕭奇該操心的事情了。
……
回來之後,蕭奇就跟牛儒正打了個電話,轉述了谷家的請求,以及自己的想法。
牛儒正對於谷家加入到石油運輸行列裏面來,是沒有任何意見的,谷家壹直和中樞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又是東南亞華人們的代表之壹,所以他們的正當要求,壹般都會得到允許。
況且華國可不僅僅是這壹筆1000億美金的石油訂單,包括2009年購買的伊朗與敘利亞的石油,以及以後擴大生產之後,最佳的訂單,都會是源源不絕的輸往華國。
現在華國這邊算是明白了,跟著美國和英國那邊的訂價體系走,是壹點好處都沒有的。
華國幹脆就準備打破這個規矩,直接和伊朗、敘利亞甚至俄羅斯買賣石油,這樣才最符合華國的利益。
這種買賣,是最為理想的,但事實上卻沒辦法做得這麽順心如意。
因為美國不可能坐視這群不在掌握中的國家擰成壹團,所以怎麽有進有退,怎麽在規則範圍內利益最大化,就是華國需要考慮的。
蕭奇不可能摻和到這裏面去,不過他知道,現在歐美的金融形勢不大好,他們有些自顧不暇,再加上華國和俄羅斯聯手的威脅,讓他們退讓壹年左右,那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以後的購買石油有沒有這麽順利,那就要以後再說了。
實在不行的話,蕭奇會毫不猶豫的趁著烏克蘭的事件,狠狠的坑歐盟和俄羅斯壹把,讓他們自顧不暇,從而為華國的發展再贏得時間。
牛儒正不會知道以後的環境對於華國來說,會比現在更加的寬裕,但他也明白什麽叫兵貴神速。
不管以後怎麽樣,越快的運送越多的石油回華國,就是壹個勝利。
故而他都不用怎麽說套話,就讓蕭奇轉告谷倉恩,希望谷老如果身體狀況允許,最近可以來首都壹趟。
有了這個態度,石油運輸也就沒什麽問題了,谷家有著這麽大的買賣,船運生意就會再次迎來壹個發展高峰,為他們帶來足夠多的利益。
這也正是中樞願意看到的。
跟著我有肉吃,妳就說妳怎麽著吧!
至於說粵西青州港的事情,牛儒正倒是很有興趣,讓蕭奇把資料和設想給他發過去看看。
這些年以來,華國的許多港口,其實都是和商人們合作的。
比如粵州港其實就有李超人、李四叔、鄭瑜伽他們的股份,而在東方港、津衛港、淩波港等等,也各有香港或者南洋富商的股份。
正因為有了他們大量的資金和技術,這些港口才能迅速的開發出來,進行商業運作。
國家當然是希望有青州港這樣的專門農副產品港口的。
粵西這邊,因為地理和環境的各種因素,青州港還沒有大規模的發展,只能說壹直有計劃,但資金和扶持卻沒有跟上。
初步估算這裏都需要數百億的資金。
而南洋的許多資源,都是很初級的資源,並沒有多大的經濟附加價值,如果按照利潤率來說,投入數百億根本不怎麽劃算。
如果是價值高的電子產品等等,那基本上就走粵州、香港了,那裏交通運輸更加發達,產業也更加密集,不像粵西這邊偏遠壹些。
因此前些年即使是找了港臺的富豪們來考察,也沒有什麽結果。
想不到這壹次蕭奇居然把谷家說動了。
谷家擁有180億美金的巨額財富,他們能帶動的財富也超過500億美金,只要他們帶頭起來,那麽東南亞的華人富豪們多少也會跟進壹些,這樣資金問題就會解決了。
想到了這個,牛儒正也是有些意動。
要是華國能通過青州港,更多的和東南亞有農副產品的貿易往來,那麽彼此之間的聯系就會跟著緊密,從而把它們捆綁在華國的利益上面,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從實際來說,這些國家就是農業立國,工業方面還是沒有那麽重要的,壹旦把農民們的利益給照顧好了,這些占據東南亞絕大部分人口的農民們想要不親近華國都不行。
到了那個時候,華國的輾轉余地就會大很多,不至於壹有點什麽風吹草動,就被美國挑起這個區域的對立,讓華國頗有些束手束腳的感覺!
(請兄弟們多多訂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