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十七節 肚裏有貨,落紙有墨
還看今朝 by 騷客情
2019-1-7 13:00
實際上沙正陽已經很不適應這種秘書工作了,這壹點甚至連林春鳴都有所感覺。
前世中當了那麽多年的市委辦副主任,他對這種事務性的工作深惡痛絕了。
但現在他還不能不承擔其這份職責,所以沙正陽急於想把這份擔子交出去。
翻開同學錄,沙正陽嘆了壹口氣。
在漢川大學讀書,宛州作為漢川除嘉州外的第壹人口大市,肯定多少也有幾個宛州籍的同學的。
原來自己在銀臺工作,自然沒有多少人關註,但現在自己到了宛州,短時間內也許還沒有多少人知曉,但這種情況瞞不了太久。
原來壹個班的有兩名宛州籍的同學,壹男壹女,都不是很熟悉,倒是外系英語系的壹個宛州籍同學和沙正陽比較熟悉。
因為沙正陽和他都是大學裏壹個讀書小組的成員,都喜歡都唐詩宋詞。
這個讀書小組其實也是壹個零散性的組織,也沒有官方報備。
就是大家有興趣湊在壹塊兒,有時間在壹起讀壹讀書,談壹談對某個詩人詞人某個時代的詩詞風格變化,或者對某首詩詞的感悟探討,而且開展活動也不多,基本上壹個月才能有那麽壹場,存在感也不強。
這個讀書小組的人雖然來自各系的人都有,但是主要還是以中文和歷史專業居多。
到了大四的時候,活動就越發少,到最後壹學期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開展活動了,只是在畢業時大家聚在壹起吃了壹頓飯而已。
電話是從另外壹名在漢都工作的同學那裏獲得的,在此之前沙正陽也考慮過很久,到底聯系不聯系這個同學,主要是因為在畢業之後雙方再無聯系。
還有壹個因素就是學校裏的種種,很難也不宜再帶到別以後走入社會中來,這壹點也是前世中有無數經驗教訓的沙正陽所明曉的。
想了壹想,沙正陽還是拿起桌上的電話,打了壹個。
電話撥通了,沒有人接,這個時候沙正陽才煥然大悟,這可是暑期,漢東師範學院早已經放假了,怎麽可能有人接電話?
索然的放下電話,沙正陽也懶得多想,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門上人影晃動,沙正陽擡起目光,看見是壹個有些面熟的面孔,政研室經濟處處長杜克利。
宛州市委政研室按照級別來說,應該是和市委辦同級的,但是誰都知道雖然同級,但是其實質性的內涵要差得遠,外邊提到市委辦實際上也就是把市委政研室涵蓋在其中的,市委政研室主任壹般也會由壹個市委副秘書長來兼任,但宛州市委政研室目前沒有主任,由沙正陽這個市委辦副主任兼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來臨時主持市委政研室的工作。
市委政研室下設五個處室,綜合處,政文處,經濟處,農村處,編輯部。
雖然看起來有五個處室,但是總共人數也不過寥寥十人,和市委辦綜合壹處這樣的大處室人數差不多。
這也足以說明市委政研室在市委裏邊的地位多麽孱弱。
“杜處長,來坐。”沙正陽見杜克利在門口晃動,連忙起身招手。
“沙主任,妳在忙?”杜克利是個快四十歲的知識分子,黑框眼鏡架在臉上,灰色的長袖襯衣略微有些發白,但洗的很幹凈,熨得挺拔,頭發也梳理得很整齊。
“有事兒?”沙正陽含笑問道。
“妳上午要的東西,我給妳拿來了。”杜克利點點頭,有些矜持的坐下,實在是沙正陽太年輕了,讓比他大十多歲的杜克利有些不太適應。
沙正陽沒想到上午間很隨意的提了壹句自己想要了解壹下宛州工業經濟這壹塊的構成情況,杜克利當時應了下來,而且這麽快就拿出了東西,這讓他對政研室的效率大為驚訝。
“啊,這麽快?”沙正陽接過厚厚的壹疊資料,隨手翻了翻,前面是概況和近十年來的數據對比變化,既有圖表,也有文字敘述,很詳實,後邊就是宛州幾大國企的情況,也有非常細致的調研分析。
“其實每年我們經濟處都要對幾大國企和壹些產業作壹些調研,這些調研材料也花了不少功夫,只是領導們不太重視。”
杜克利語氣很平靜,但是沙正陽還是能從其中聽出濃濃的不忿。
沙正陽沒說話,只是靜靜的翻閱。
見沙正陽沒搭這個腔,杜克利又有些後悔了,不該在這個新來的主任面前說這些,人家初來乍到,怎麽可能表什麽態度?
政研室不受重視不是壹年兩年了,指望換個領導就能重視起來?
不過杜克利還是滿懷希望,這位新主任既然是市委新上任的林書記帶來的,其身份和意義自然不同,或許日後政研室能夠重新好起來。
“謝謝杜處長費心了。”沙正陽大略看了壹下之後,就把資料收起來,“這些資料很有價值,我打算花壹些時間看壹看,就放我這裏嘍?”
“嗨,沙主任覺得有價值,那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了,宛州國有企業情況現在不太好,這幾年壹直走低,除了宛州制藥廠情況還不錯,其他幾家企業都很困難,宛州無線電廠和宛州電風扇廠現在都處於半停產狀態,生產出來的收錄機和電風扇滯銷,庫存巨大,上個月廠裏甚至直接給職工們發收錄機和電風扇,讓他們去賣給親戚朋友折抵工資,……”
沙正陽訝然,但是隨即又覺得這個時代好像什麽都可能,就像那些酒廠賣不出去酒,就抵給工人發工資壹樣。
“那杜處長妳也調研過這兩家企業有幾次了,覺得這兩家企業之所以走到今天這壹步的原因是什麽呢?”沙正陽也打算考較壹下對方,看看對方的表現。
杜克利表情鄭重起來,想了壹想才道:“不外乎幾個原因,第壹市場供需發生變化,原來是供不應求,現在是供大於求;第二產品老化嚴重,現在兩家企業產品仍然和三年前甚至五年前的壹樣,怎麽能吸引到消費者?第三,企業負擔沈重,競爭力差。”
回答得只能說中規中矩,但沙正陽覺得也算不錯了,“那杜處長覺得什麽是最關鍵的因素呢?”
“恐怕還是產品適銷對路的問題吧,還是老壹套,缺乏新產品,難以和南粵那些企業競爭,而且那些鄉鎮企業各方面成本也要低得多,銷售機制也更靈活。”杜克利思考了壹下,才道。
這還差不多,政研室經濟處的處長,專門搞這方面的調研如果都是泛泛而談,那就真的是混飯吃的了。
“嗯,現在國企的經營遇到了很多問題,政研室要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拿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意見出來,怎麽來解決我們國有企業在經營機制上遇到的難題,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這壹點上,杜處長,妳可能要多操心啊。”
沙正陽迎著杜克利有些期盼的目光,“我估計市委下壹步會對市屬國企的發展有更高的期望,我也希望經濟處要在這項工作上先行壹步,我的意見是杜處長不要局限於企業本身,而應當從理順企業經營機制上來調研和探索,比如改制,上市等等,如果杜處長覺得有必要,我覺得可以出去參觀考察學習壹下,比如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
杜克利走了,抱著滿腔的又驚又喜還有壹些忐忑的心思走了。
沙正陽壹下子給他下了這麽大壹個任務,涉及到全市國企改革這麽大壹個動作,而且還談到不能局限於國企,也要探索鄉鎮企業發展的路徑,這不能不說是壹個大蛋糕。
更讓杜克利心動的是沙正陽甚至支持政研室的同誌要走出去多看看,開闊視野,拓寬思路。
這簡直是破天荒啊,什麽時候到深圳廣州那邊去考察這種好事輪到過政研室這幫土鱉了?
明確了自己主持政研室工作,沙正陽知道還得要給政研室這幫清閑許久的人找點兒事了,拿工資不幹活兒說不過去,幹活拿不出幹貨來,壹樣說不過去。
政研室壹幫人都覺得自己委屈得很,在市委辦壹幫人面前覺得自己像是妾生子,低人壹等,那行,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妳得要拿出點兒像樣的東西來,才能讓人家領導看得起啊。
坐在辦公桌前,沙正陽思考著下壹步自己的工作。
林春鳴沒有明確給自己交代什麽工作,近期除了物設秘書外,就是陪同他調研了,但林春鳴也說了,調研可以不需要自己參加,前期可以跟著跑,但是後期可以機動。
問題是林春鳴對自己放得這麽寬,自然也是有意圖的,自己得拿出點兒像樣的東西出來,讓市委辦這壹幫人知道自己能二十四歲當副處級幹部和市委辦副主任不是靠裙帶關系,是肚裏有貨!
想了想,沙正陽提筆寫下題目:關於設立專門招商引資機構,進壹步做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加大招商引力度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