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81章 將要遠行不托命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響起,煙花在夜空中綻放。
  宮裏的人跑出去給百姓發糖,就是皇城前面壹些的,太遠的不給。
  李隆基背個手站在那裏,眼睛沒看天空,看下面的百姓。
  “壹定要分隔好,不允許出現擁擠,果然啊,有易弟在,思慮周全。”
  李隆基其實挺生氣的,生出主意的人的氣,自己居然答應了。
  今天晚上若踩死幾個,還能高興得起來嗎?
  “陛下,李易說不要去追究出主意的人,陛下吃餃子不?”
  高力士先提醒李隆基,隨即轉移話題。
  “嗯!”李隆基輕輕哼壹聲,算是放過瞎出主意的人了。
  他生氣是覺得丟人,自己怎麽沒考慮到這種情況,自然要降罪到另壹個人的頭上。
  煮餃子被端上來,大家紛紛落座。
  李家莊子的人就在不遠處,看什麽都稀奇,沒到過這個地方。
  他們卻不害怕,更不自卑,底氣足著呢。
  有人已經看到李隆基等人,穿的衣服更在莊子裏不壹樣,臉是相同的。
  果然是陛下,整天在莊子裏住。
  “嘗個三鮮餡的,韭黃、雞蛋和蝦仁,沒讓他們做韭菜的餃子,怕有人胃腸不好吃壞肚子。
  吃幾個就行,吃多了難受,明天準備壹下,初二咱們出發,先到海邊。”
  李易給永穆公主夾餃子。
  小蘭照顧小丫頭馮青黛,都要壹起跟著。
  小丫頭吃牛肉大蔥餡的餃子,香。
  餃子都香,裏面放的油多,吃完了之後,碟子中壹層凝固的油。
  李易不愛吃,他以前小時候吃餃子就是油多,越窮越如此。
  後來自己家包餃子,油非常少。
  下面剛才拿到糖果的百姓也吃餃子,陛下給。
  組織是李家莊子的人負責,每個人三個餃子,放在壹個小陶碗中,直接淋上香油、醋,想吃醬油的單獨說。
  然後小碗拿回家,保存起來,陛下的。
  “他們吃的是什麽餃子?”永穆公主咽下壹個餃子,看下面。
  “豬肉大蔥、豬肉白菜、雞蛋蝦皮蘿蔔。”李易清楚給百姓的是啥餃子。
  給什麽都不重要,只要能吃到,百姓就覺得香。
  如李易所言,吃餃子的百姓小口小口咬,仔細品味,似乎這輩子沒吃過如此好的東西。
  要不是餃子放不住,估計百姓能壹直留著,不吃。
  “李郎妳不喝酒?”永穆公主見別人都喝酒,看李易。
  “怕耽誤事情,萬壹有人本身就熬夜,再壹激動,倒了,我得醫治。”
  李易搖搖頭,他不希望自己在的地方有人出問題,因為自己喝酒而沒有得到好的治療。
  煙花放完,歌舞繼續。
  李易跟永穆公主回家,回永穆公主的家。
  壹群人早準備好了,看到永穆公主,壹個個高興不已。
  然後就看著公主跟李東主分房而睡,趕緊去匯報,兩個人沒再壹起。
  “無妨,過兩天他們壹起出海。”
  李隆基聽了,不在乎,反正李易看著那啥方面應該沒問題,不喜歡男的。
  ……
  壹夜過去,初壹早上,李易跟永穆公主在家裏吃了飯,往莊子返。
  李隆基要開大朝會,然後才是真正的放假了。
  今天的報紙上出了十個方面的問題,就是策問。
  過了年,考科舉要考的,先把出題的大概內容放出來,讓學子們自己想。
  屬於提前準備,要是再考不好,怪不得別人。
  初壹晚上,李隆基回莊子,莊子裏已經準備妥當。
  明天就出發,很多人護送,到海邊。
  二十個羽林飛騎、十個官員、十個護士、壹組宮女太監,加上李易、永穆公主、小蘭和小丫頭。
  “易弟,提前把題透露出來,是否考中的人會多?”
  李隆基想著壹下子錄取那麽多,沒有位置分配。
  李易忙了壹天,挨個檢查身體。
  “科舉選才,給出題目,學子才有多少?我是要讓大唐百姓,至少京兆府的百姓多多參與。他們……”
  李易的心根本未放在科舉上,他說他的目的。
  報紙上的東西,百姓願意看,然後討論。
  越多的人參與,本身就是個潛移默化的階段。
  百姓會學著從朝廷的角度來思考,如此認為自己也能知道國家大事。
  相應的,對大唐更有認同感和歸屬感。
  再發布什麽命令,百姓又會主動去參與。
  現在講究的是家國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先有家,後有國。
  如何改變和扭轉呢?自然是通過宣傳的手段來完成。
  慢慢的,讓百姓知道沒有國則沒有家,國破則家亡。
  “唉!易弟,不如妳別出去了。”李隆基舍不得李易去海外,就想留在身邊,隨時問政。
  “不去就耽誤壹年,作物必須種植,早壹年,咱們就搶很多時間和機會。
  今年突厥應該會來求和,不要答應,讓他們始終騰不出手來處理內部問題。
  內部爭鬥很厲害,突厥也是許多小的部族聯合起來的。”
  李易要走,帶種子回來。
  他安排壹下突厥的事情,突厥是想攘外必先安內。
  歷史上的大唐剛把吐蕃給打了,但沒有占領吐蕃的任何土地。
  對突厥的時候,就怕分兵太多,財政跟不上,故此答應突厥的求和。
  突厥才借此機會把內部穩定下來,該殺的殺,該抓的抓。
  如今情況不壹樣,大唐有錢,還有很多軍隊沒往外派呢。
  三萬募來的兵年前始終在抓兔子,人家有戰鬥力。
  憑什麽跟妳突厥講和?我不同意,妳采用對外戰爭手段解決內部矛盾?前提是妳能打過我。
  大冬天的妳出兵?試壹下?糧草夠不?馬能承受?
  “好,不和。”李隆基答應,聽易弟的準沒錯。
  “另外東北地區的聯絡不能中止,那裏很重要。
  開春他們還不能立即耕種,也沒什麽能吃的東西,用醫治傷寒的藥跟他們換東西。
  藥送過去了,那裏就春暖花開了,主要是換藥材。”
  李易又提個事情,他在算時間,現在就得跟對方接觸。
  “好,還有什麽?”李隆基想哭。
  “三哥,我還回來呢,別壹副我臨終的樣子,我不可能死在外面。”李易好無奈。
  他想起三國演義諸葛亮死的時候問諸葛亮下壹個是誰接任,自己又不會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