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网游小说

开元二年,四月,柳绿枝头。
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灞水流经。
灞水东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0709章 军资运输欲开战

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

2022-8-28 21:19

  “卖报啦,灞水李家庄子收购破烂的衣服、没用的纸。安德坊冯家招工收高粱。”
  “卖报,李家庄子收东西了,灞水码头有一批新到的果干,批发零售。”
  “卖报,李家庄子要破布和废纸,林氏金银铺子收老旧金银饰品。”
  报童们又一次挥舞着报纸边跑边喊。
  喊的内容不只是李家庄子需要的东西,还有其他人打的广告。
  主意自然是李易所出,谁想让报童帮忙吆喝,额外加钱。
  字越多加的钱越多,可以指定几个报童,京兆府的所有报童一起喊,一个字一缗钱。
  这笔钱李家庄子拿九成,给报童分一成,一成不少了。
  李家庄子拿的九成钱,大部分给报童提供饭菜、衣服。
  原本家中经济条件不好的报童现在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同时又能学到知识。
  百姓们听到李家庄子收东西,开始在自己家中寻找,看看有没有穿烂的衣服,补都补不上的那种。
  找到了,看有时间,带着去李家庄子桥头,喝一碗免费的汤,东西扔旁边,走了,不要钱。
  百姓只知道李家庄子需要,至于用来做什么,他们不管。
  李家庄子的人一边捡着别人送来的东西,一边往外运输物资。
  从典当铺子收来的皮衣皮靴,已经加工和翻新完毕一大批了,给吐蕃那边大唐的边关将士们送。
  第一批物资都是皮的,李家庄子免费给,运输由朝廷负责。
  第二批在加工,是军大衣,李易那个时候的军大衣,棉的。
  棉花基本上采摘结束,帮忙的百姓赚了不少钱。
  家中没有田地的继续在李家庄子放在外面的工坊中干活,去棉籽、纺线、织布、染色。
  军大衣是枯草颜色又带白色的迷彩,吐蕃那边冬天就那个颜色。
  双排扣,左右两边全有进扣的地方。
  风从右边往左吹,就是右边的一片压在左边上,反之亦然。
  纽扣是铜的,比铁的好用。
  军大衣可以当被子,穿军大衣在冬天找个地方一缩,不会被冻死。
  “这个兜为何放在胸口的位置?没什么用。”
  毕构找过来,要谈棉花收购加工的分配和费用。
  看到很有意思的军大衣,穿上试试,热。
  发现有三个兜,左右两边腰间的兜和左上边的兜。
  “放水壶。”李易拿过来一个组合壶,正好能塞进去。
  “老毕你看,壶里装水,放在衣服里,不容易结冰。有人射箭,射到心脏的位置,水壶挡一下。”
  李易说出来他设计的初衷,把水壶当护心镜来用。
  “好。”毕构比划了一下,觉得不错,赶紧脱下来,太热。
  李易带着他去看账簿,核算一下哪些归谁,给将士们制作的军大衣费用由户部承担。
  这笔钱不是李家庄子出,李家庄子会单独制作一批东西送给前线的将士。
  外面百姓看着一车接一车的皮衣皮靴被送走,好奇之下纷纷打听。
  很快得到答案,给边关打仗的人用。
  消息传扬开,在鸿胪寺的吐蕃人赶紧派出人手回吐蕃。
  “大唐不愿和,又给送去御寒之物,冬天恐怕会主动进攻。”伯讹面带愁色。
  伊辛巴叹口气:“如今吐蕃无法再进攻,防守也难,说不定会丢掉一片地方。”
  伯讹眼睛看着桌子上的茶碗:“再看看,若是向那边运粮,就一定会打。”
  “今年京兆府采用的是摊租入亩,收上来的租子多,待大豆与高粱收获,一切便知。”
  伊辛巴感觉的大唐京兆府的摊租入亩才可怕,朝廷收到手的粮食多,可以直接变军粮。
  运输的方式可以是京兆府往旁边送,旁边的同时出粮往更西边送。
  所有的州府一起动,粮食总体损耗并没有变少,速度却快了。
  最西边的地方把本地的粮食给将士,等几天,东边州的粮食就到。
  “不怕,我们那里秋收也有粮,怕的是开春打仗。”伯讹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冬天打仗有收获的粮食,不过消耗会很大。
  即便顶住了大唐的攻势,明年的日子也不好过。
  “希望能够把被大唐抓住的战士们都换回去,明年耕种……”
  伊辛巴说不下去了,忧虑不已。
  吐蕃抓了大唐的百姓是过去种地,不跟大唐交换,吐蕃缺少可以打仗的士兵。
  跟大唐交换,吐蕃又缺少帮忙种地的人。
  被抓的人的武器也不能送还,吐蕃必须自己打造,缺铁。
  李家庄子中,李易与毕构讨论的也是粮食。
  “等粮食收获了,走渭水进斜谷水,走一小段陆路进褒水。”李易帮着安排好了。
  “再进汉水?汉水入长江,送蜀地?”毕构很自然地跟着说之后的路线。
  “不,进褒水后就到梁州了,在梁州卖,主要是大豆,自从大家吃豆油了,种完小麦再种大豆的就多了。
  京兆府那么多的大豆,价格会变低,不利于种豆子的人,卖到梁州去,缓解下梁州的豆价。”
  李易给出了这么一个理由。
  毕构一下子没跟上节奏:“不是去打仗用?”
  “打仗那边有粮食,今年不打,吓唬吐蕃人,让他们部署上出问题。”李易笑着说。
  毕构无奈地摇摇头:“去卖豆子也是给吐蕃使臣看?让他们以为要打了。”
  “然!以前总担心他们打过来,得换成让他们担心。掌握战争主动权,不然他们说和就和,说战就战,一天天的就陪他们玩了。”
  李易现在根本不想与吐蕃签停火协议,因为历史上记载,这次和了后,明年吐蕃又打。
  那么战争主动权就始终在吐蕃手里,吐蕃要休息的时候和一下,休息好了突然出兵。
  既然如此,双方一直处在战争状态,凭什么要让吐蕃松口气?
  “也好,今年朝廷会多收不少豆子、高粱,只在京兆府中用,不如给梁州百姓榨豆油、吃豆饼。”
  毕构无可无不可,既然李易提了,卖,顺便看看梁州有什么东西,再买些回来。
  说完买卖的事情,他问李易:“明年可在京兆府周围的州府也清丈田亩?”
  “洛阳那一圈第二个试点,其他的地方不急,洛阳是另一个都,土地兼并严重。”
  李易还想再稳一下,把京兆府和洛阳处理好了,其他的地方阻力就小。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