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9章 總結和證據
重寫科技格局 by 江湖說夢人
2021-4-13 20:35
倫敦華人街。
“媽,妳別哭啊,妳看個奧運會開幕式哭成這樣算怎麽回事啊?”
“妳懂什麽!那是我的祖國,也是妳的祖國!”
“我不是英國人嘛……”
“那是因為華夏不承認雙國籍!”
“好好好,我是華夏人,哎呦餵奶奶妳怎麽也哭了,妳們倆別哭了,我們下去吧,妳們看下面多熱鬧。”
樓下,此時還沒完全變成景區的華人街街道上擠滿了華人面孔。
“媽,妳跟李嬸她們聊,我去找菲菲她們了。”
“慧娟,妳兒子又惹妳生氣啦?”
“還不是因為那個事,壹天到晚說自己是英國人,這臭小子!”
“咳,妳看開點吧,我現在都想明白了,人啊,歲數越大越明白家鄉的意義,更何況妳兒子跟我女兒從小出生在英國,他們對華夏能有什麽感情。
當年我們為了討生活來到英國,現在他們有這樣的心態,也都是我們種下的因啊。”
“道理我都懂,可看著孩子這個樣子,哎……時間過的真快,壹轉眼都快30年了。”
“我們來英國的時候,也就他們這麽大吧,那時候不也覺得國外什麽都好,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人生理解,他們年輕人的想法,由他們年輕人去吧。”
“我們來英國的時候是19歲吧,當時以為西方就是天堂啊。”
“西方怎麽說呢,確實比我們華夏更富裕也更先進吧,但這幾年我時常會突然有點惋惜沒能參與華夏這三十年的巨變。
前段時間跟我姐打電話,她跟我說國家這三十年的巨變讓她有壹種難以形容的自豪,這其中的壹些東西,大概是我們永遠都無法體會的。”
“是啊,短短三十年,華夏真的翻天覆地了,我們那會兒,連飯都吃不起啊。”
“慧娟,孩子們也快畢業了,我們找個時間回去看看吧。”
“孩子畢業了,人生才剛剛開始啊。”
“他們的人生就交給他們自己吧。”
……
“永望,菲菲,妳們看了開幕式什麽感覺?我媽都看哭了。”
“牛逼啊,我都看哭了。”
“真的假的,妳壹個大老爺們哭什麽哭?”
“我16歲之前都在華夏長大的好吧,跟妳們說了妳們也不懂。”
“得,我們不懂,妳就說妳畢業了回不回華夏。”
“回啊,我有華夏籍幹嘛不回。”
“華夏這個國家肯定沒法跟英國比啊。”
“不是,妳們對華夏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倫敦媒體的描述之中?我就問妳們壹句,如果華夏真的像倫敦媒體描述的那樣,有沒有可能打造出今天這樣壹場開幕式?
還有最近去燕京旅行的人發回來的照片,沒看到麽?那跟倫敦媒體描述的是壹個國家不?”
“華夏確實沒有想象中那麽落後,但還是比不上英國啊,妳看那幾個早我們畢業的,不都留在英國了?”
“他們為什麽留在英國?”
“為了工作吧。”
“對啊,那就說壹個最現實的問題,為什麽那麽多亞洲人喜歡到歐米定居工作?”
“輕松啊,亞洲的生活壓力出了名的,尤其華霓高,壹個比壹個過的苦。”
“那就是了啊,大部分人看上的就是歐米的福利,看上了歐米這邊更輕松的工作氛圍。
所以其實這就可以看出壹個很常態的問題了,我們不考慮那些討生活的底層和為了面子的人,什麽人喜歡來歐洲?壹部分精英是奔著這邊更好的資源來的,但更多的就是希望得到安寧平穩生活的人,希望人生過的更輕松的人,而大部分人其實都是這樣的人。
那什麽人出了國還是想回去呢?刨除愛國情懷的驅使,其實我們可以看到華夏互聯網公司壹大半都是從歐米留學回去的。
他們回去為了什麽?不也是事業麽。
這就是不同的選擇,反正我不想碌碌無為的結束這壹生,這邊只要不活在底層,生活節奏確實會慢壹點,但我覺得年紀輕輕就過著養老的生活也沒啥意思。
而且我喜歡動態的去看待問題,我就這麽說吧,我是1988年出生的,正好20年,我出生那會兒我們家什麽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都沒有,再看現在,我外婆拿諾基亞砸核桃都不帶心疼的。
20年的時間,華夏發生了巨變,再看英國,20年的時間,有什麽變化?
而且8年的時間華夏就誕生了壹家大風集團,妳們看看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跨國企業是幹什麽的?
幾乎清壹色都是搞能源和材料的,唯有華夏的大風集團是壹家地地道道的科技跨國公司,科技公司的情況妳們應該是清楚的啊。”
“我知道,華爾街跟矽谷背地裏都捅了大風集團好幾刀了。”
“所以說,就算考慮綜合國力,華夏現在確實比不上英國,十年後呢?二十年後呢?三十年後呢?”
人這壹生說白了就三件事,家國情懷,家庭責任,個人發展。
這也是影響著壹個人人生抉擇的核心因素,這場奧運會就像是壹個總結,通過奧運會的展示在總結華夏這些年的變化,從而告訴所有的華夏人,祖國已經發生了巨變,祖國開始強大起來了。
而不管是海外華人還是國內華人在接收到這個信息後都會對自己接下去的抉擇出現或多或少的影響。
因為這個總結,會同時涉及到到家國情懷,家庭責任以及個人發展三個方面。
也許年長的人更多考慮情感,年輕的人更多考慮事業,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微妙的情緒變化正在影響著全球的華人。
而對外國人來說,奧運會更多的是壹個證據,壹個關於真正的華夏是什麽樣的有力證據。
12小時後,米國剪輯版的奧運會開幕式開播,而華夏這邊,第壹天的比賽也即將拉開序幕。
隨著奧運會比賽的開始,來華夏的人越來越多,展示出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國際輿論也出現了變化。
“那些說華夏人野蠻粗魯的,請妳們到華夏來看看這是壹個多麽友善的國家。”
“我在華夏感受到了他們發自內心的幸福感,他們努力,他們勤奮,他們快樂,他們積極向上,這就是我們國家媒體口中的沒人權?”
“做了壹段視頻,大家壹起來看壹看這個‘吃不起飯’的國家,或許這個國家讓壹些人快吃不起飯了吧!”
“FUCK CNN,Trickster!騙子!我們活在欺騙之中!”
這樣的輿論,在曾經壹世是很難翻起波瀾的,但在這壹世,它可以,因為有風信,因為風信不會封他們的號。
曾經壹世的燕京奧運會確實讓華夏被重新認識,但這個認識更多在上遊輿論,很多國家知道了華夏原來已經有這樣的國力了,華夏原來有這樣的市場了。
但他們自己知道就好了,這並不影響他們繼續抹黑華夏。
而這壹世的燕京奧運會在大風集團的推動下更多的進入到了下遊輿論,讓更多的普通民眾知道,原來華夏是這樣的。
8月10日,輿論發酵到了第壹次高潮,越來越多的人對華夏產生了好奇,也對西方輿論產生了質疑。
就在這壹天,由大風集團聯合央視打造的第二部大型紀錄片《走進華夏》上線。
《走進華夏》可以說就是奧運文藝演出的壹個延伸,以奧運文藝演出的幾個核心話題作為背景,展開了12個章節。
把古代的傳統文化壹路推動到現代,從禮儀,智慧,和平,文化,教育,科技6個角度出發,既展現了華夏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彰顯了現在的強大,讓大家認識壹個更為立體的華夏。
孟謙要借助奧運的熱度,通過公司的渠道,把宣傳做到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