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科技格局

江湖說夢人

科幻小說

2019年12月31日晚上11點45分,38歲的孟謙正在趕往杭城蕭山機場的出租車上。
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09章 架構師

重寫科技格局 by 江湖說夢人

2021-4-13 20:35

  有了自己的電腦,孟謙跟阿裏那邊打了聲招呼,後面三天都沒去公司,先在家裏把系統設計的事情搞定。
  三天後,當孟謙把自己的系統設計方案拿到李琦面前的時候,李琦陷入了久久的沈默,就像孟謙猜測的那樣,李琦關於這個CRM系統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但當他拿到孟謙這份系統設計的時候,他感受到了最直觀的壹個特點,簡潔。
  作為有技術背景的李琦,對這套設計中展現出來的簡潔贊嘆不已,編程本身就是壹個繁瑣的事情,特別是在這個年代,李琦太清楚讓程序簡潔下來是多少程序員追求的方向。
  編程不是寫小說,不是寫個幾百萬行的鴻篇代碼就牛逼,如果有可能用幾百行代碼代替幾十萬行代碼的功能,沒有程序員會拒絕這種便捷。孟謙的這套設計就像是在壹片泥潭中看到的壹股清泉,讓人心生舒適感。
  “孟先生,妳的這種設計思路是從裏學來的?”雖然覺得有點不合適,但李琦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口。
  “多學多看多總結。”孟謙隨意的應付了壹句,他對自己的設計水平有大概的概念,在國內確實算得上是略有壹些超前,但拿到技術領先的西方,也不至於多麽亮眼。
  跟那些動不動十歲考博士,十二歲搞核反應的天才們比,自己這點超常發揮算不了什麽,只要能把自己的行為控制在天才可解釋的範圍內,問題都不大。
  而且只有重生掛的自己,其實也很難突破天才的範疇。
  “哦對了,李總,妳們以後都不要叫我孟先生了,我總感覺聽著怪怪的,妳們叫我小孟就好了。”
  孟謙突然提到這個點,把李琦的思緒打斷了壹下,等他再回到之前的情緒之中,突然也不知道繼續問什麽了。
  其實李琦出於好奇心還是忍不住稍微去調查了壹下孟謙,孟謙的過去自然是顯得很平淡,但好在他也算個學霸,好歹考上了僅次於清華燕大的江大,這就讓李琦對他的天才多少更能接受壹點。
  畢竟現在的華夏教育嘛……大學前天賦被壓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突然覺得多問也不太好,李琦便把心思壓在心裏了,“走吧,我們去跟技術部的同事溝通壹下。”
  系統是孟謙設計的,講解自然也是由他親自上,演講是壹個成熟架構師的必備素養,去講解這樣壹個相對簡單的CRM系統架構對孟謙來說沒什麽壓力。
  聽完了孟謙的演講,技術部的程序員們同樣對他的系統設計能力給出了高度贊美以及疑惑。
  成熟的架構師,可不僅僅是能力問題,還有經驗問題,為什麽孟謙給人壹種經驗豐富的感覺?
  幾個跟李琦相熟的人偷偷看了壹眼李琦,後者用眼神示意他們不要多問。
  關於孟謙身上的秘密,李琦自然也很感興趣,但有些東西不能過於迫不及待,只怕會引起壹些不好的後果。
  了解了孟謙的設計理念之後就直接到了安排工作的環節,大家根據各自的模塊開始敲代碼,阿裏CRM系統的開發就這樣開始了。
  後面幾天除了回校應付了壹次考試,其他時間孟謙都在阿裏這邊呆著。
  說起考試,孟謙這壹世怕是不可能像前世壹樣還能拿獎學金了,怕是搞不好還得中途輟學。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在阿裏泡著的這幾天,孟謙壹直跟程序員們在壹起對接整個項目的進度。
  而他的這種行為讓程序員們對孟謙有了新的認識,關於這種新的認識不得不提壹下華夏特色架構師。
  就從後世的大環境來說,國內大部分架構師都有壹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跟程序員之間的脫節,架構師更多的只是承擔了壹個設計層面的工作,設計完之後就扔給下面的程序員去搞了,自己只要盯著時間線定時檢查進度好像就可以了。
  然而這種脫離式的架構師壹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因為對於架構師來說,妳如果只是把東西設計出來,後面就不管了,最後做出來的東西壹定是會有問題的,而且在編程的過程中也會不斷的冒出來各種麻煩,這些麻煩根本無法得到及時的處理。
  架構師只有在設計完之後始終緊跟項目進度,不壹定說非要自己親自去參與編程工作,但至少應該對編程工作的情況了然於胸並且隨時與程序員溝通設計理念,溝通問題處理,在不可實現的壹些技術上及時與需求方溝通修改,這樣開發出來的東西才會更好。
  但為什麽大部分架構師好像都不太樂意去這樣做呢?主要兩個原因,第壹是架構師和程序員從學習端就被分割成了兩個崗位,學習的重點和方向完全不壹樣,國內早期根本沒什麽架構師,後面壹下子出現了大量的架構師崗位缺口。
  而且這個缺口很多都不是來自BAT這些有實力的科研企業,可能就是壹個總投資不過50萬,團隊不過五個人的創業公司,這些企業招聘的架構師中很多是怎麽來的呢,大家可以大膽想象壹下。
  0基礎,三個月,包工作……
  其實像孟謙這樣從程序員做起壹步壹個腳印熬個十多年慢慢走向架構師的人,比例並不高。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小企業也想要孟謙這樣的架構師,可是招不到,只能在那壹批架構師中碰運氣。
  另外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市場環境,對於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來說,他們很難有像樣的大項目,所以他們給架構師發工資自然都是按項目來的,也就是說妳接壹個項目就拿壹筆提成,妳有本事接十個項目妳就拿十筆提成。
  對於這些企業的架構師來說,老子打工的目的是賺錢,最後做出來的東西,能用就完了,客戶不滿意讓銷售去溝通,架構師更多的精力肯定都放在接項目上去了,哪有功夫去盯項目,盯項目又不多給錢。
  然後大環境慢慢變成這樣之後,客戶也不得不去適應,好像不管找什麽企業都這樣,BAT這樣的企業又高攀不起,那就這樣吧,只要最後做出來的東西能用,跟壹開始的設計有點區別就有點區別吧。
  不接觸這個行業的人如果對這個現象感受不太直觀的話,換壹個例子就很好理解了,誰家裏裝修出來的房子跟壹開始設計師給妳的設計圖是壹樣的?
  能有壹半壹樣都謝天謝地了……
  設計師只管把設計圖做出來讓妳看爽了簽單,後面裝修師傅開始動工的時候就是壹大堆問題,三天兩頭給妳打電話改動,等到最後房子驗收壹看,咦,這尼瑪跟我當初看的設計圖是壹個東西?
  然後,錢都付了,裝修都裝修好了,住也能住,中間又有銷售人員壹點點的“循循善誘”,怎麽辦呢?還能怎麽辦,就這樣唄……
  因為對設計崗的人來說,都是拿單子提成的,在人人向錢看的時代,怎麽賺錢怎麽來唄。
  再回首這兩個原因,其實就是相輔相成的惡性循環。
  然而,即便包括支付寶架構師馮大輝在內的壹大批業內大拿都曾在公開場指出過這個問題。
  無奈市場經濟時代,要有多大的改變,很難。
  不過關於這個問題,也沒必要盲目的崇拜國外的匠心精神,孟謙以前也有壹段時間以為國外的架構師很有匠心精神,做壹個項目就好好做壹個項目,後來他時不時去西方出差才發現,人家也是沒辦法,因為他們有他們的市場環境。
  西方的架構師就算想多接幾個單子,下面也沒有人給他幹活,因為沒有人願意加班,在西方壹些國家,妳甚至都很難找到外包公司,不像華夏,各行各業都是外包公司,到處都是廉價勞動力,妳只要有單子,就不怕沒人幹活。
  西方很多所謂終其壹生幹壹件事的匠心精神,其實只是因為不知道幹什麽,市場競爭又不像華夏這麽大,幹著幹著也就幹壹輩子了……
  當然,真正有匠心精神的人也是有的,但華夏也不乏這樣的人,只不過更多在壹些大家不這麽關註的領域罷了。
  所以孟謙壹直自稱自己是壹個運氣比較好的架構師,因為他不需要不停的去接項目,他只需要負責把最核心的壹兩個項目盯好就行,當然,這也是壹個雙向選擇的事情,如果自己那家企業不是這樣的,孟謙壓根也不會去。
  對孟謙來說,他對項目本身的興趣度和關註度是更高的。
  借助這樣的背景,使得孟謙在這幾天跟阿裏這幾個程序員壹起趕項目進度的過程中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調控能力,細節把握能力,項目分解能力,人員規劃能力等等。
  這讓原本只是把孟謙當天才看的眾人對孟謙的欣賞和尊敬更多了壹分,壹開始在大家看來,就孟謙這個年齡,他能搞出壹個這麽優秀的設計,是因為他有這方面的天賦。
  這就好比有些寫書很有天賦的人,不需要看太多的書,就是觀察生活然後有感而發寫壹寫就能成為大作家,這是天賦,羨慕不來的。
  可是孟謙在編程上紮實的基礎和對項目強大的把控能力讓大家覺得他不僅僅只是天才這麽簡單,他好像真的很有經驗,這就意味著,他在這個領域裏壹定投入了很多精力,再考慮到他這個年齡,在大家看來他壹定很努力。
  不管是哪個時代,大家羨慕天才,更尊重努力,而努力的天才,則最讓人敬佩,也最讓人望其項背。
  大家對孟謙的稱呼,也從壹開始的小孟,變成了現在的小孟哥。
  項目開始後的第九天,孟謙需要回校兩天參加考試,這壹天的上午,李琦急匆匆的跑進馬沄的辦公室,“老馬,瀛海威要見孟謙?”
  “嗯,聽說是的。”馬沄看起來淡定很多。
  李琦看似好像有些不滿,“這事妳怎麽不早跟我說啊?”
  “我這不出差了兩天嘛,不是,孟謙會見其他人我們早就猜到了,妳反應這麽大幹嘛?”
  李琦這才坐下,擺了擺手,壹副妳不懂的意思,“我跟妳說,這個孟謙,每天都能給我帶來驚喜,我覺得他不是天才,他丫的是個鬼才,不管是眼光,魄力,技術,性格,無可挑剔,妳不懂技術妳不明白,不是我誇張,他要是早出生四十年,可能沒比爾蓋茨什麽事了。”
  “呦,這才多久的時間啊就捧的這麽高了?之前不是妳說讓我防著他麽?”馬沄調侃道。
  “防確實還是的防著,但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往別人家跑啊,這可是我們先發現的寶貝,平心而論,在之前那個情況下,壹年給出50萬顧問費,全華夏有幾家企業能做得到?”
  “話也不能這麽說,我們其實也沒這麽有魄力,按合同規定,如果他做的系統達不到基本考核標準,我們是要追回那十萬的。”
  “嘿,老馬,妳今天怎麽回事?”李琦壹臉不樂意,“您老這是看不慣孟謙呢還是看不慣我呢?”
  “妳可別冤枉我,我很欣賞孟謙,妳以為我不想這樣的人才進入阿裏?但妳自己好好考慮壹下,如果孟謙真的是壹個技術端的超級天才,我們現在能給他什麽?為他開創壹個研究院麽?妳來出這個錢?”
  馬沄戲謔的表情逐漸嚴肅起來,“就像妳說的,我不懂技術,孟謙最早吸引我的,是他對互聯網的見地,甚至說的玄乎壹點,是他的人格魅力,我覺得很對味。
  但正是妳這兩天天天給我念叨他的才華,才把我拉回了現實,讓我意識到他就是壹個技術天才,所以我們現在能給他帶去什麽呢?
  從公司短期發展規劃來看,現在這樣的合作方式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未來,我相信我們會有孟謙發揮才華的位置。”
  聽馬沄說完,李琦其實內心很理解,因為他跟馬沄有著同樣的心路歷程,剛接觸的孟謙的時候,覺得這是個有技術又有點運營能力的人才,搞不好還是個天才,阿裏雖然不是技術公司,但至少網絡安全,網站優化,內部系統什麽的也需要有人來搞,自然起了招募孟謙的想法。
  甚至馬沄還有過看看能不能挖掘壹下孟謙的運營天賦這個想法。但這段時間當孟謙實打實開始展現實力之後,馬沄和李琦都意識到孟謙的能力壹直在超出他們的預估。
  馬沄之所以提及按合同要求孟謙要是系統做的不好要追回10萬的這個事情,也是在提醒李琦,之前兩人其實都沒有像現在這麽看好孟謙。
  但當現在看到孟謙更多的實力後,馬沄認為把孟謙招募進來,反而是對天才的壹種浪費,這是馬沄的胸襟,李琦內心是認可並尊重的,但李琦就是很不甘心,“可到了未來,孟謙可能早就是別人家的了。”
  “所以我想到了壹個最好的對策。”
  “什麽對策?”李琦的註意力壹下子就集中了起來。
  “順其自然。”
  “妳大爺!”李琦白了馬沄壹樣,“老馬,要不咱幹脆真搞個技術部,我把孟謙拉進來,再去好好找個團隊?”
  馬沄正在倒茶的手壹頓,“李琦,我找妳來是幹嘛的妳不會忘了吧?真把自己當技術人員了?妳可別把我對妳的期待變成泡沫啊,把註意力給我集中起來。”
  “哎。”李琦長嘆壹聲,往椅子上靠了靠,“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真覺得可惜……”
  馬沄把泡好的壹杯茶遞給李琦,“強扭的瓜不甜,再說了,人和人之間又不是只有雇傭關系。”
  李琦看了看馬沄,突然壹拍大腿,“對啊!”
  馬沄,“???”
  看著李琦有點上頭的表情,馬沄感覺這家夥好像對自己的說的話……有什麽誤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