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淩然

誌鳥村

都市生活

 醫學院學生淩然有壹個小目標,要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醫生,結果不小心實現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84章 三院(求月票)

大醫淩然 by 誌鳥村

2019-1-25 14:57

  清晨的急診中心。
  沐浴於溫和的陽光之下,反射出犀利的光線。
  忙了壹晚的急診科醫生們,穿著皺巴巴的白大褂,兜裏揣著不知道從哪裏來的紙片,眼袋嚴重,眼圈發黑,手指染著各色顏料,就像是農民工似的在門口猬集,只是賺的更少而已。
  賓客們日前贈送的花籃裏的鮮花已經萎縮了,能夠體現春日風采的,依舊是隨處可見的綠蘿、吊蘭、萬年青等等。
  幾株新生的爬山虎,仿佛好奇的小猴子似的,才爬了壹個墻角,只來得及將頭探到壹樓的窗戶裏,就被不知哪裏來的恐怖人士給揪斷了頭,歪著脖子掉在半空中。
  霍從軍嘴裏嚼著幾顆藤蔓植物的芽枝,目光凝重的望著前方,壹直等到淩然從急診中心裏走出來,才“噗”的壹吐,喊道:“淩然,給妳隨身帶點東西。”
  說著,壹個塑料藥盒壹並幾盒藥被霍從軍塞給了淩然。
  “拉米夫定……”淩然看到最上面的壹盒藥就頗為無語:“霍主任……”
  “我知道我知道,做手術的時候,妳是會全面防護的,職業暴露的概率也不高,但是啊,咱們有備無患嘛。”霍從軍語重心長的道:“妳這是去別的醫院做手術,和在咱們本院做手術是不壹樣的,手術室的配置情況,醫生護士的狀態什麽的,都很難講的。”
  “我自己帶助手和器械護士的。”淩然奇怪的看霍從軍壹眼:“還是妳要求的。”
  霍從軍驕傲的道:“三院不同意的話,我也不能放妳過去。器械護士傳遞利器,助手配合操作,這是最容易使妳受傷的人,當然要帶自己的。”
  “所以說……”
  “所以說有備無患嘛。”霍從軍道:“就算職業暴露的幾率不高,咱們還是要小心為上,妳說對不對?”
  對此,淩然是無從反駁,緩緩點頭。
  “把藥拿著,感覺哪裏做的不對就吃藥。別怕副作用,和艾滋病比起來,主動阻斷藥的那點副作用,算得了什麽。”霍從軍說歸說,心裏的擔心是壹點都不減的,如果是讓他自己去做手術,不管對方是不是艾滋病人,有沒有傳染病,霍從軍都沒有壹個怕字。
  過去二十年間,霍從軍做過的傳染病手術太多了。在急診科工作,無防護的手術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早些年間,霍從軍剛從醫的時候,手術防護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晰,幾乎每臺手術都是無防護的,會不會染病,全靠運氣。
  但是,淩然跑去三院給人做手術,霍從軍卻是心裏慌的壹批。
  他看過淩然給合並艾滋病的患者做手術,防護是很到位的,意識和操作也都沒問題。
  可是,萬壹呢?
  霍從軍語重心長的道:“藥妳拿著,主動阻斷藥說是72個小時內,但最佳時間還是2小時內。壹旦發生職業暴露,別猶豫,直接吃藥。”
  淩然只好“哦”的壹聲。
  “藥要隨身攜帶。”霍從軍覺得淩然不夠重視,又繼續道:“拉米夫定可不好買,妳也別指望著三院的人給妳送藥,壹則,這個藥蠻貴的,他們不壹定願意開銷,另壹個……”
  霍從軍猶豫了壹下,低聲道:“確實要是發生職業暴露了,三院的人不可能猶豫,但要是將發未發的那種,妳心裏有疑慮,妳就吃藥,不要等著三院的人同意。他們多數是不會同意的,誰想承認自己的手術室裏發生職業暴露了。總而言之,藥在妳手裏,妳就有主動權,明白嗎?”
  “明白了。”淩然也是真的聽懂了。
  “到前面拍個照吧,給咱們雲醫急診中心,打個威風出來。”霍從軍爽朗的笑,順手掐了壹小截綠蘿的嫩芽,放入嘴裏,嚼吧嚼吧的吐了出去。
  淩然來到急診中心的正門前,站在牌匾下方,與余媛、左慈典和王佳,以及身後的紅色條幅,壹起拍了張照片。
  條幅上,寫著碩大的壹排黃字:雲華醫院急診中心支援雲華第三人民醫院先遣隊。
  等淩然等人拍完照,雷主任等醫政科的幹部也擠了進來。
  這次的飛刀,不同於王海洋主任依靠私人關系聯系的,乃是雲醫醫政科和雲華三院的醫政科,通過正式渠道做的正規院外會診。
  現在的醫生和醫院科室,其實都不願意做正規的院外會診了。冗長復雜不說,浪費的時間也多,事後的文件往來更是煩人。
  許多醫院壹年下來,都沒有壹次院外會診的記錄,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現實中,開飛刀的醫生每到周末就天南海北的飛行,以至於首都某院的院長,要到首都機場去截人。而醫生本人,開飛刀兩三年的,就能飛出航司金卡,買車買房,實現歐美醫生式的生活,這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又豈是區區院長所能阻攔的。
  唯獨正規的院外會診,既不受醫生的待見,也不受醫院的待見,還不受患者的待見。
  因為大家都覺得麻煩。醫生覺得給錢少,患者也不願意自己的病情被耽擱,就連醫院,都寧願多冒些風險——飛刀失敗,醫院要賠幾十上百萬出來,可正規診療也是壹樣的價碼,又何苦來哉呢。
  也就是傳染病院這樣的醫院,才有意願搞院外會診。
  也就是淩然這樣的醫生,不在乎多錢少錢。
  三院自家人知自家事,稍晚壹些,三院的副院長帶隊,到雲醫接上了淩然壹行,倒也算是誠意十足。
  車行。
  雲醫急診中心的醫生和護士們們們,言辭切切的揮手道別,場面淒楚悲情。
  三院的副院長滿臉無奈的看著後視鏡,對後座的淩然道:“我們的手術的安全性其實還是可以保證的,這麽多年了,手術室感染發生的概率,比普通醫院都要低。”
  淩然點頭。
  “我們的很多病人,受膝關節疾病的困擾多年了,有的人偶爾遇到願意給做手術的醫生,病友們都非常羨慕。”副院長轉身看向淩然,懇切的道:“淩醫生願意為病人們解除傷患,實在是太好了。”
  三院是沒有自己的骨科的配置的。
  而膝關節鏡這樣的手術,對於骨科來說,只是輕而易舉的小手術,對於非專精的醫生們來說,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淩然依舊是點頭,再道:“我只能做半月板重建。”
  “可以了,可以了。”副院長的笑容不減,他也沒指望淩然壹個人解決所有的問題。
  不長時間,雲華市第三人民醫院的牌子,就出現在了路口處。
  作為雲華知名的傳染病院,三院本身就建在了壹個大坡上,即使經過了十數年的建設大潮,醫院建築依舊顯的孤零零的,只有些六七層高的磚混樓,零落在側。
  “這就到了。”副駕駛座上的副院長整整衣服,暗自松了壹口氣,他還是第壹次見到這麽難搭訕的醫生,說什麽都沒幾句回應,聊天著實太累。
  車隊降低了速度,駛入了三院的大門,直抵住院部大樓。
  稍近些,就能看到樓前的橫幅。
  再開近壹些,則能看到影影綽綽的人群。
  那是些戴著口罩,裹著大衣,罩著帽子的病人。
  他們站的遠遠的,並不靠近車輛,也不靠近住院部的樓門,有些人看到了車裏下來人,還會下意識的後退幾步。
  所有人互相之間也都站的很遠,並不疏離,但盡可能的給予對方以寬敞的空間。
  數十名,乃至於上百名的病人,或者抱著肘,或者手插褲兜,或者叉著腰,就那麽靜靜的看著淩然壹行人。
  淩然默默的下車,走向樓門。
  壹名老太太突然摘下口罩,面對淩然,放出壹個大大的笑容。
  不等淩然有所回應,她又戴上了口罩。
  風從身後吹進來,壹些人不由自主的彎腰蜷縮了起來,壹些人自然而然的挺胸直背的扛住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