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之洪荒戰紀

笙簫劍客

網遊小說

東勝神洲,神宵派。
淩雲峰頂,雷電交織,漩渦倒懸,灑下漫天雷光。
這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5章 三軍齊備謀大戰

網遊之洪荒戰紀 by 笙簫劍客

2021-1-21 21:30

  時間很快來到九月底。
  正如秦墨所料,面對尚書臺發出的征召令,大部分人都很樂意奉詔。
  文官方面。
  最被秦墨看好的兩位頂級內政人才鐘繇、荀彧,都被安排在太傅府,在長史賈詡麾下任職。
  鐘繇年長壹些,之前又有治政經驗,直接授太傅府掾屬。
  荀彧雖是大才,畢竟是新人,只被授太傅府令史,屬於基層辦事員。
  武將方面。
  黃忠、徐晃兩將都被安排進禁衛軍,出任偏將軍壹職。
  其中,黃忠將奉命組建神箭營,跟高順訓練的陷陣營壹道,成為禁衛軍中兩支比較特殊的部隊,單獨賜予番號、旗幟。
  可見秦墨之重視。
  隨著黃忠、徐晃二將加入,禁衛軍就有了六位偏將軍。
  因為禁衛軍要分出八營,合計四萬大軍鎮守洛陽八大關,只設守關校尉,只接受秦墨號令,無大事不可輕易調動,因而之上不設偏將軍。
  等於是偏將軍的名額已滿。
  經過壹個半月緊鑼密鼓的整編,三軍已經整肅到位,各營將領、營地、糧草物資、武器裝備等等,也都悉數安置妥當。
  剩下的就是磨合訓練,形成真正的戰鬥力。
  隨著三軍鼎定,大漢此前壹直動蕩的局勢也隨之平息下來,朝廷權威得到了很好的維護,重新樹立威信。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有三軍駐守,無論哪壹路諸侯都不敢妄動。
  否則就是壹個死。
  問題是,秦墨本人卻不是壹個安分的主。
  這壹日,秦墨在府中召集太尉盧植、尚書左丞曹操以及尚書右丞賈詡商議軍務,有點後世樞密院的趕腳。
  “不知太傅相招,所議何事?”盧植問。
  雖然秦墨上任以來的所作所為,確實為盧植所看好,但這個倔老頭可是很有原則的,很自覺地就把自己定義為秦墨的“對頭”。
  就怕秦墨年輕,頭腦過熱。
  “為平息關中騷亂,恢復雍、涼州二州秩序。”秦墨說。
  董卓進京之前,涼州的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邊章等人就已經起兵叛亂,入寇三輔,侵逼園陵。
  朝廷派出皇甫嵩、張溫平叛,可惜收效甚微。
  董卓禍亂洛陽期間,韓遂異軍突起,接連殺死北宮伯玉、邊章、李文侯等叛軍首領,擁兵十萬,成為西涼最強大的壹股勢力。
  唯壹能與之抗衡的也就西涼馬騰勢力。
  加上董卓壹系被秦墨瓦解之後,殘存勢力盤踞在長安附近,整個關中地區現在是亂成壹鍋粥,搞的民不聊生。
  十幾股勢力互相攻伐,絲毫不將朝廷放在眼裏。
  這自然是秦墨不樂見的。
  加之凜冬將至,壹旦匈奴、鮮卑、羌胡等族來犯,又將生靈塗炭。
  “正當如此。”盧植無從辯駁,“如果想趕在入冬之前開戰,從現在開始就要為大軍籌備糧草物資了。”
  “這件事就有勞太尉了。”秦墨順勢說。
  “諾!”
  盧植坦然接下此任。
  “那麽,對於此戰該怎麽打,諸位可有什麽想法?”秦墨問。
  曹操看了賈詡壹眼,笑道:“賈右丞也是西涼人,對馬騰、韓遂之流想必知之甚深,肯定是有高見的。”
  “文和,那妳就說說。”秦墨順勢道。
  賈詡思謀壹番,道:“馬騰、韓遂都是絕頂聰明之人,他們應當都能看得出天下大勢,擁兵自重註定是沒有出路的。”
  韓遂崛起,打的是剿滅黃巾,匡扶漢室的旗幟。
  眼下黃巾之患早已消除,董卓之流也已退出歷史舞臺,中原重新定鼎,天下歸壹,徐榮更是親率大軍鎮守潼關。
  留給韓遂、馬騰騰挪的空間已是不多。
  “下官在想,能否給二人寫信,陳述其中的利害關系,讓二人歸順朝廷,為朝廷效力。如此,也可省去壹場大戰之苦。”賈詡建議說。
  “有把握嗎?”盧植卻是比秦墨還激動。
  “有七成把握。”賈詡沒把話說滿。
  “這就不錯了。”
  盧植大喜,真要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何樂而不為?
  秦墨面上表情卻是淡淡的,又看向曹操,“孟德以為如何?”
  曹操目中精光壹閃,不以為然地道:“下官並不贊同勸降。”
  卻是語出驚人。
  驚聞,盧植面露詫異之色,賈詡面皮抽動壹下,裝作若無其事。
  氣氛有些怪。
  “說說妳的理由。”秦墨壹下來了興趣。
  曹操似乎猜到了秦墨心思,慷慨說道:“韓遂乃朝廷叛逆,就算勸降,也不過是名義上歸順,仍舊會要求保留軍隊,實際還是擁兵自重。
  “事情壹旦有所反復,以韓遂狡詐之秉性,必定會再次趁勢作亂。
  “朝廷既已整肅完新軍,正是要立定威名之時,何必招降?下官以為,可徑直起大軍,以雷霆之勢掃除關中叛逆,重新收回雍涼二州,以震朝廷之望!”
  “說的好!”
  秦墨拍案而起,沈聲說道:“新朝,新軍,就該有新氣象,新作為。朝廷絕不再允許地方諸侯擁兵自重,誰若不服,那便以劍斬之。”
  他要的不是壹個表面平和的天下,而是真的要消滅壹應諸侯。
  如此,必須行霹靂手段。
  三軍新立,各地諸侯怕也都在觀望,都想知道,朝廷整編出來的新軍到底有多少戰力。
  正好通過關中之戰,給天下人壹個答復。
  眼見秦墨慷慨激揚,曹操三人心情激蕩的同時,卻也是壹個個面色古怪,要論擁兵自重,天下之大,試問,誰還能強過太傅大人?
  這不是賊喊捉賊嗎?
  當真健(無)忘(恥)……
  秦墨是不會承認他擁兵自重的,他擁兵,是壹心為公,為了延續大漢氣運;其他人擁兵,那便是壹心為私。
  豈可等同?
  “既如此,那該派出哪幾部出征?”對秦墨方才表現出來的氣概,老盧植還是很認同的,心中多少也有點激動。
  大漢,好久沒出這等人傑了。
  秦墨想了下,道:“徐榮部鎮守潼關,天時地利,算壹個。禁衛軍中就選張遼、徐晃、張濟三部,加上幽雲鐵騎,基本就夠了。”
  這可是七萬精兵。
  跟韓遂號稱的十萬大軍根本就不是壹個概念。
  禁衛軍中,黃忠、高順兩部還沒訓練成型,太史慈是秦墨刻意留在洛陽坐鎮的定海神針,其中安排,看似隨意,卻處處透著思量。
  “此壹戰,我將親自率部出征。”秦墨說。
  眼見秦墨將麾下最精銳的幽雲鐵騎都搬了出來,盧植實在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內心甚至還有點小感動。
  跟董卓,真的很不壹樣……
  事情就這般定了下來,秦墨給了盧植壹個月的籌備期,除了準備糧草物資,同時也是前期偵查,打探情報。
  還要制定更詳細的戰爭方略。
  這些卻是無需秦墨操心,他只需等壹切準備妥當,率部出征即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