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版三國

單身老憨

網遊小說

陳曦看著將壹塊數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無語望蒼天,這真的是東漢末年?   呂布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兩千七百七十九章 人心啊

神話版三國 by 單身老憨

2019-1-15 10:48

  給長公主找點事情做,這是曹操在聽到陳曦的話之後,腦袋裏猛然閃過的這麽壹個想法,然後瞬間就像是達成了目標了壹樣,愉悅了起來,各種相當不錯的想法不斷的冒出來。
  不不不,我這不是逾越,我自己的心情也沒有愉悅,我這是為了讓殿下走上正途,不要沈迷著絲娘的美色之中,唔,對,還有貴妃,壹起送去深造,殿下年輕總是沈迷在這些之中不好,多看點書,有利於國家建設,青史留名。曹操瞬間升起連絲娘壹起框進去的想法。
  說起來老太常趙岐那套理論實行之後,讓曹操對於絲娘壹肚子火,本身劉桐就已經夠鹹魚了,絲娘作為女仙不僅不制止,還添亂,後面還變成了宮妃,曹操就想問壹句,賢德淑良,絲娘妳占哪個
  成天帶著長公主吃喝玩樂,不思進取,妳這種宮妃,放在以前都屬於禍國妖女,是要打入冷宮的,妳明不明白
  成天吃吃吃,吃完睡,妳好歹是我們漢室的顏面啊,懂不懂顏面啊,十天開壹次朝會,這是惰政好不好,這要放在其他朝代,妳會被彈劾的懂不懂,妳就是皇帝,十天上壹次朝也會被彈劾的
  曹操的腦子裏面轉壹圈,然後眼中閃過壹抹精光,“尚書仆射所言甚是有道理,長公主年幼,當年洛陽長安動亂,又未能通讀典籍,而有這等文華盛事,倒也可以讓長公主參與壹番。”
  劉備壹臉狐疑的看著曹操,莫名的覺得曹操有些過於興奮了,甚至連面上的激動都有些沒有遮掩住。
  “妳家主公怎麽回事。”劉備傳音給荀彧詢問道,荀彧之前也在聽,眼見曹操的反應就明白曹操怎麽回事了,該說,太容易的得到的東西不僅僅不會珍惜,還會覺得吃虧吧
  當年劉協在的時候,曹操簡直是戰天鬥地,哪怕是提案被駁回了也不會氣餒,甚至還會激起曹操的更為強盛的征服欲,找到更好的方案來展現自己,然而換了劉桐上臺之後,劉桐鹹魚化之後,貌似也傳染到了曹操的身上,以至於曹操也有那麽點鹹魚了。
  說來這也是最明顯不過的學好壹輩子,學壞三天的典型,劉桐上朝裝鹹魚的次數太多,以至於連曹操都受到了影響,畢竟有那麽壹個上司,就算是曹操也有些動力缺失。
  任誰看到自己努力做了十天的議案,對方聽著聽著就開始點頭,看似是在附議,實際上只是因為睜著雙眼犯迷糊,倦倦的又不好意思伏案,只好腦袋壹頓壹頓的裝作自己在附議。
  實際上只是昏昏沈沈的半睡半醒,壹腦子漿糊,這種事情曹操遇到了壹次之後,額頭的血管都粗了三分,回頭曹操下朝就表示,自己哪天真風邪入腦了,肯定了長公主的鍋。
  這種妄議君上的事情,其實有些不太好,但不知道是不是曹操故意放風到劉桐那邊,希望劉桐好歹能努力上進壹些的原因,總之原本不大可能收到這種曹操在自己家裏放的話的劉桐居然收到了這話。
  收到這話的時候,劉桐還有些楞神,撓頭想了想,貌似和真正的皇帝比起來,自己確實比較糟心,因而也就不以為忤。
  加之劉桐是真覺得曹操幹的不錯,畢竟經歷過洛陽之亂,長安之亂,劉桐又不是真傻,當然能分清,曹操到底是幹的好不好,治世之能臣這個評價並不是說笑的。
  回頭仔細對比了壹下自己的能力數據和曹操的能力數據,劉桐冷靜的表示果然還是什麽都不要幹比較好。
  然後結合之前聽到的話,認為曹操這是因為操勞過度,需要保養,翻了翻府庫給曹操送了壹堆靈芝,表示司空妳多吃點藥,好好幹活,漢帝國現在還不能缺少司空。
  劉桐誠摯的話,將曹操氣的啊,好不容易收縮回去的額頭血管又壹次壯大了壹圈,做完這些之後劉桐依舊是我行我素。
  以至於發生過,大鴻臚劉虞言及教化的奏報,劉桐反應遲鈍,隔了好壹會兒發現曹操以及下面所有人看著自己,猛地清醒過來,咳嗽了幾下,開口道,“曹司空所言極是,之後就按照司空的提議處置。”
  那壹刻劉虞作為宗族長輩到沒有什麽難堪,而曹操就壹個感覺心口堵,三公說是輔政,其實如果是作為上壹代的老臣,那麽也有壹部分引導教授君上,讓君主逐步理解國家的形勢,逐步親政的職責。
  不過其他時候,皇帝上來會組建自己的官僚體系,將老人趕走,也就是壹朝天子壹朝臣,以至於三公很少展現在這壹方面的職責,而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教導君上的曹操,發現自己心口堵著壹口老血。
  尤其是劉桐當時還不知道自己說錯了,眨巴著大眼睛,傻萌傻萌的看著曹操,曹操好懸沒氣死。
  我要是霍光,妳要不是長公主,而是皇帝,我今天就要廢帝
  腦子裏浮現這些糟心事的曹操,面上雖說還浮現著笑容,但是額頭壹跳壹跳的血管,很能說明曹操的心情。
  “雖說身為人臣不應該言及主上,但我覺得還是解釋壹下。”荀彧略有尷尬地說道,然後將長公主攝政以來發生的事情大致的告訴劉備,劉備雖說也曾收到過長安的情報,但樂子這麽大的還真不知道。
  “”劉備面皮抽搐了兩下,隔了好壹會兒,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了笑,“這兩年多虧妳們了,當時確實不知道會是這麽壹個情況。”
  “在我看來長公主甚好,知人善任,敢於放權,這不只要讓適合的人在適合的位置上,大漢朝現在不照樣四海升平嗎”荀彧倒是挺滿意長公主攝政的。
  從來不插手自己不懂得東西,放任適合的人去做,在荀彧看來,這樣就夠了,哪怕當不了漢武那種大帝,有他們這群人,足夠堆出來壹個超越文景,超越昭宣,超越名章的真正意義上的盛世。
  實際上荀彧這話還有壹些別的意思,只不過劉備這波真沒有學帝王心術,全點的是如何將基業做大做強,硬是沒有反應過來荀彧話中蘊含的意思,只覺得按照荀彧這個說法,劉桐其實也挺不錯的。
  另壹邊陳曦因為確實不知道曹操到底是怎麽個心理,也覺得挺合適的,於是開口道,“那麽到時候我們壹起上表。”
  “子川,到時候妳先上表,我來附議,這樣看起來人多,伯符妳說是不是。”曹操壹副非常熟絡的樣子對著孫策說道,看得出來因為沒有成就感,外加為生命考慮的原因,曹操已經有些忍不住了。
  “也行吧,這件事不算是什麽大事,長公主應該也會同意吧。”陳曦想了想說道,在陳曦看來,長公主也是壹天都閑著,找點事做,總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他們做吧,這可是元鳳壹朝啊。
  易代修史,盛世修書,毫無疑問,元鳳朝肯定是盛世,那麽修書這種大事由公主牽頭,到時候在歷史上劉桐好歹有點政績啊。
  總不是元鳳壹朝過去,想想看攝政公主做了什麽,結果不是在發呆,就是在吃飯,休息,那麽丟人的可就不只是長公主了。
  另壹邊荀彧眼見劉備沒理他這句話,也有些感慨,他倒是看出來劉備是真沒聽懂,回頭眼見陳曦和曹操相談甚歡,將修書壹事看起來扯的差不多了,當即傳音給陳曦,劉備不搭理,那麽就只能問陳曦了。
  相比於和劉備說話需要拐彎抹角,面對陳曦那就好對付了,直奔主題,陳曦什麽樣的心態,他們還都是知道的。
  “子川,給我交個底,接下來有人擁立怎麽辦”荀彧直接傳音給陳曦說道,事情到了這壹步,已經不是劉備願意不願意了,而是很多人都會建議劉備登基。
  雖說荀彧也知道劉備現在登基的話根本無人阻攔,但如果可以的話,荀彧還是傾向於長公主攝政,因為輕松,沒有壓力,也不會有太多的管束,雖說有些不敬,但荀彧確實傾向於劉桐了。
  “這種事情只要我們願意是可以阻止的。”陳曦傳音給荀彧,神色嬉笑,看得出來無比的安心。
  “只是這樣做的話”荀彧沈默了壹會兒繼續傳音,然後直接被陳曦打斷,“直接說享受過了之前那種大環境之後,妳根本不想再整出來壹個讓自己需要分壹部分精力揣摩和測度的頭頂陰雲。”
  荀彧啞口無言,陳曦不說的話,荀彧還能說是為了大局考慮,但陳曦挑明的話,確實是這麽壹個原因。
  “果然妳從壹開始就是包藏禍心,就是為了讓我們感受壹番這樣的政治大環境吧,當年那件事那麽容易過去,其實也有妳的原因在裏面啊,這樣的話,幹活的應該是那位無疑,而妳也有這個傾向吧。”荀彧帶著感慨說道,也不裝了,他就是喜歡現在這種政治大環境。
  “餵餵餵,妳這麽說就過分了啊。”陳曦不爽的說道。
  雖說到後面陳曦其實也猜出來未央宮大火到底是怎麽回事,哪怕裏面有巧合,有其他的東西,但大致陳曦也能摸出來壹些脈絡。
  荀彧聞言心有所悟,“不過這種氛圍確實很好,我們不需要將任何的心思和精力放在揣摩上意和帝心方面,以至於和我主公都像友人,而非是主從了,這種毫無壓力的狀態,確實有有利於我們的發揮。”
  “是啊,因為大家都很聰明,而且都知道外面有更多的利益,所以沒什麽好扯皮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趕緊幹完,然後去幹新的事情,為這個國家添磚加瓦。”陳曦帶著感懷幽幽的說道,然後話鋒壹轉,“那妳不想想,之後呢”
  荀彧聞言沈默,隨後笑了笑,“到時候我都沒有了,後人的事情還是讓後人解決吧。”
  “呵,文若兄,妳難道真不知道。”陳曦感嘆道,果然哪怕是荀彧這等程度的智謀之士,感受過了這種政治狀態,都有些難以放手,怪不得宋儒和明儒最後成了那個樣子。
  雖說兩者的出發點不同,但只要這麽發展下去,殊途同歸啊。
  “妳就像是知道壹切壹般。”荀彧笑了笑,儒雅俊朗,隨後又像是自嘲壹般,“倒是我說了胡話,妳可是神人入夢的陳子川啊,當然是知道了壹切。”
  “妳也知道的。”陳曦平靜的敘述道,“所以我不可能將這麽大壹個麻煩留給後人,變成沒有意義的黨爭那就糟糕了。”
  “唔,我明白了。”荀彧了悟般的點了點頭,“不過這個時代,應該是不需要,也就是說,元鳳這壹朝,原來如此,從那個時候就算到這些嗎元鳳朝畢竟是攝政長公主,算不上是舊制,後人就算是想用也沒那麽容易因循舊貫。”
  “”陳曦無言以對,說實話,這破事真心和他沒有什麽關系,至少發生之前他根本都沒想過那麽多,甚至都不該說是想那麽多,而是根本沒想過這壹方面的事情。
  以陳曦的感官而言,劉協就是壹個熊孩子,雖說北疆之戰後收到劉協引南匈奴南下,讓陳曦非常不爽,但真不至於出現荀彧那種當場吐血,差點玩完的情況。
  要說陳曦當時的情況,其實都沒有什麽憋屈,只有壹種,哈,南匈奴來了,這是想死吧,幹掉,幹掉。
  沒有懷揣希望,又談何失望,自然沒有什麽托付的想法,陳曦對於劉協的印象也就是路人甲乙丙這種程度。
  賈詡曾經說過,劉備麾下文臣十二元老之中,最漠視皇權的既不是李優,也不是他賈文和,而是陳曦這麽壹個看似溫和的普通人。
  其他十壹位,或是敬,或是畏,或是懷揣著其他的感情,唯有陳曦看待皇權的態度和其他人完全不同,那是壹種和看待其他人沒有任何不同的平靜。
  承認劉姓皇室曾經的偉業和脊梁,但這種承認就像是陳曦承認世家曾經祖上的輝煌壹樣,並沒有太多的尊敬,那種感覺就像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平靜。
  無所謂尊敬,無所謂不敬,近乎於壹種旁觀的態度。
  也許陳曦的做法並不完全是無所謂的態度,但是出了陳曦所劃定的圈子,陳曦在壹定程度上確實是壹視同仁,不會因為外圈之人的影響和有所變化。
  誠然陳曦性格偏軟,但並非是那種被人輕易能被人動搖的角色,相反陳曦壹旦下定了決心,就肯定有為自己的決策負責的覺悟。
  基於這種態度,陳曦對於劉協的感官也就是壹個陌生人,因而要說搞政治暗殺什麽的,陳曦還真沒往這壹方面想過。
  倒不是陳曦腦子不夠的問題,而是陳曦走的路偏於煌煌正道,政治暗殺這種事情就壹直沒出現在過陳曦的思考範圍之內。
  話說回來,要不是李優將劉協帶走了,搞不好北疆回來,陳曦也得楞住該怎麽往下發展。
  這也是李優比陳曦更具有經驗的壹方面,陳曦基本不可能反應過來這壹方面,而且就算是反應過來,陳曦的腦子也很難將之拐到政治暗殺上,陳曦的方法會更光明正大壹些,但有些事邪道才是正確的
  可以說要不是李優比陳曦先壹步發現,搞東搞西,都快要統壹了,結果皇帝成了阻礙國家統壹的關鍵了,而且劉協在頭上,大家好像都不舒服,還會有人不斷搞事。
  李優果斷出手,先給劉協送個南匈奴的材料,然後壹波帶走,反正已經將他哥帶走了,也不怕多帶走壹個了,不過李優只承認他只是想將劉協帶走,其他的不是他做的。
  至少李優完全沒想殺光劉姓宗室,他最多是想要給那群亂糟糟的家夥壹個警告,結果沒了,說沒了就沒了,誒,這到底是什麽操作,當時收到消息的時候李優自己都沒弄明白。
  結果後面沒說的,壹群在陳曦模模糊糊間察覺了癥結所在,強行蓋棺定論後,嘴上說著就此結束,不查了的王八蛋,等到後面私底下的查的飛起,然後給李優頭上扣了壹堆的鍋。
  李優那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知道長安那波有自己的鍋,但自己幹了啥自己還能不知道,雖說和陳家壹樣各種黑材料,但還不至於像陳家壹樣,連自己幹過什麽都不好確定。
  就李優那操作水平,自己謀劃啥,能出這麽大紕漏查,蓋棺定論是吧,讓開,我要開棺驗屍,七搞八搞,在其他人將鍋甩到李優身上的時候,李優將棺材板掀翻了。
  李優也是被人坑的,不過對方算計的更好,卡在大勝歸來,以及劉協搞了壹個大樂子的時間段,知道所有人都不太想糾纏,沒了劉協,三家反倒更能坐下來談。
  於是順手將可能會添亂的宗室壹起送上天,沒有了宗室添亂,也就沒有什麽擁立,省的北疆壹回來就矛盾激發,有了坐下來談的基礎,整個漢室也能平穩交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