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与谍

我是曹宁

都市生活

  戴笠:“你要多弄点情报给我。”   周林:“这是日军进攻长沙的军事计划,换一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44章 李想遇险

蝶与谍 by 我是曹宁

2018-8-8 16:14

  等周林等人赶到明苏公路时,发现这里是乱作一团。
  周林立即让人去摸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摸情况的人回来一说,小林气得恨不得一刀劈了三科的科长。
  这个三科的科长正是当初现任经查处处长带来的人,本来是闲置在处机关,没有实职。
  可是,周林的特务处成立,把三科科长光头调走了,这一下子就给了他的机会,终于当上了三科科长。
  本来就是个贪婪的人,被空置了这么久的时间,所以他要将损失补回来,当然还有欠处长的贡金也得补齐。
  昨天,一个进贡给他几次的关系户,给他透露了一个消息:5月16日,有一批消炎药将要出货,现在货在离三科一里之外的一个村庄里。准备让村子里的人,用蚂蚁搬家的形式偷带出关,然后再在关外集中再包装运走。
  这种分散出货的办法,三科科长早就耳闻,不但他知道,就是前任几任科长都知道。
  强龙难压地头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靠着检查站就是吃检查站了。这些人的行为不奇怪。
  专门有些蛇头组织村里的人帮忙带货出关,而且都是一些比较值钱而且容易携带的货物。
  而这些村里人出关时,检查站的人明知他们身上有货,但考虑到自己检查站是在人家村子的地盘上驻扎,所以也就睁只眼睛闭只眼睛,放其过关。
  何况事后,村里的蛇头也会给检查站上贡。
  可这个新上任不久的三科科长,穷疯了,想钱想疯了。
  一听到村子里有价值一万大洋的消炎药,他就红了眼,这批货要是以缉私的名义查封了,就可以同处长分了。
  消炎药特好卖,不愁下家,一转手,自己最少就可是进几千大洋了,想到了这里,他也不想同处长汇报,直接调了七八十人,包围了村子,并且要强行搜查。
  村子里的人都是从这道混很久的人,在蛇头的指挥和组织下,与三科的武装人员于村内外对抗了起来。
  一个急于进村,一个阻止进村。结果,不知谁的枪走火了。
  清脆的枪声就是命令,众人不等头头下命令,便自动地射击起来,并且连机枪小炮都用上了。
  而在这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三科的检查站检查口又出事了。
  十几个人持枪护着一辆大货车,突然冲关。
  在检查站的人没防备的情况下,他们开枪打伤关口的六个武装人员,抢了他们的枪支弹药,然后,爬上了大货车离去。
  要是平时,检查站都会有几十人的预备队备岗,随着都可以在几分钟内赶到支援并阻击敌人。
  但眼下,所有的武装人员全部被调去了村子,包围村子,攻击村子去了,检查站内只有六个值夜班的正在睡觉的武装人员。
  等他们睡眼朦胧地跑来检查口时,发现已经是伤兵一地,到处都是痛苦的喊叫声。
  他们也不敢去追,那同送死差不多。
  于是他们一边向远处开枪,一边向处里打电话报警。
  也在这时候,小林与周林带着人赶了过来。
  一看眼前的情况,小林的心里一咯噔:坏事了!叶军跑了!
  周林因为曾经管过三科,所以大家熟悉。很快,周林便了解了情况,有十多人武装冲关,掩护一辆货车冲出了关。
  “追!无论如何也要追上他们!消灭他们!”小林发狂的喊道。
  周杰轮马上带着特一科特二科和情报科的人开车向关外冲去。
  十分钟后,在一条小路上,发现了货车。
  货车上发现了血纱布,这可是伤员才会有的。
  周林命令所有人下车,成扇形向四周搜索。
  而小林向山田汇报完后,也带着日军宪兵赶了过来。
  一看到纱布,小林气得踢了大货车几脚。
  “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将军。并请求封锁周围方园五十公里,发现人数超过七人以上,有伤员的人,立即镇压!”小林气急败坏的对着日军随行报务员说。
  同时,小林的心中有点落实,在这块地方,可是皇军的严控区,相信那批人逃不出皇军的手掌心。
  搜查了一个小时,没有发现情况,这时,山田也带着一个大队的日军和一个团的保安军赶了过来。
  而那个带着全部人马去攻打村子的三科科长也被抓了过来。
  当那个三科科长将事情的原委说出后,小林冲上去,对着他拳打脚踢起来:“如果不是你将检查站的全部兵力调走,那十多个人怎么可能冲关成功。你这是通共,并且私放重要人犯的行为。”
  “没有!我一直都是拥护皇军的!我怎么可能通共?”三科科长急忙分辩,看到了处长在时,他急忙说:“处长,救救我!我只是想将村子里的私药查获啊!”
  经查处处长害怕的看了看山田,没有说话。
  三科科长心凉了,他扑到了周林的面前:“周处长,求你同太君说说,饶了我吧!三科曾经也是你的下级单位,不看僧面看佛面,救我一次吧!”
  周林叹息一声问道:“那个给你报信说村子里有消炎药的人的底细你知道吗?”
  三科科长急忙回答:“是一个常从三科走货的老板说的,我有他的地址,可以叫他过来问。”
  小林冷笑道:“他还会坐着不动等抓?你这样的大脑,怎么会当上了三科科长?送了不少钱的吧?”
  旁边的经查处处长吓得脸都白了,真后悔用这笨蛋。
  周林解释道:“这是一个圈套,圈套做的很高明。他们利用你贪财的缺点,甩出了重镑诱饵,说村子里有大量的消炎药,引你上勾。他们也知道村子村民的野蛮,所以只要你去,你就会被陷进去。”
  小林接着说:“村子里上几百人,你带十几个人进去,肯定会一无所获。所以他们知道你会带全部人马进攻村子。而村子里的人为了活命,也会还击。这样就成了胶着状态。”
  周林点了一支烟:“他们就是要这样,因为你陷进去了,没有一两个时辰抽不开身。他们便利用这个时辰,武力冲关。”
  小林也向周林要了一支烟:“你那几个只能吓唬人的兵怎么会是那些久经战场风雨的老兵对手?所以他们便如愿地冲出了关口。而且担心目标显眼,他们干脆弃车逃跑了。”
  山田这时也接过话头:“从他们的脚步看,有两个人是抬着担架走的。所以完全肯定是叶军及其一行人员。因你的贪婪和失误,让共党的高级干部逃脱,你甘当何罪?”
  三科科长吓得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怎么话也说不出来。
  周林看向山田:“机关长,我想替他求情,看在他曾经为皇军卖过命,这次也只是想缉私,请饶他一命吧。”
  山田看着地上磕头的三科科长:“撤职,查缴一切财产,让他就在三科扫厕所吧。”
  又过了两个小时,各队人马回报,方园五十里没有发现成群的人,更别说是抬着担架的队伍。
  守在检查站的山田感到非常奇怪,难道那些人土遁了?
  其实这些人没有土遁,他们只是空手并单身的返回了关内。
  这是周林想好的一个计策:声东击西。
  码头上的事,给日伪感觉,有皇军这样大张旗鼓的抓人并严控码头,叶军一行肯定不会选择码头离境。
  可叶军一行人就在码头等,等着可以脱身的机会。
  这机会就是:我们地下党工作人员向三科科长报信,勾起了他的贪婪,并且带走了检查站的兵。
  再利用地下党组织的武装人员冲关的行动,让日伪知道叶军要从三科关口逃走。
  等到日伪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三科时,码头上的地下党员便与叶军接上了头,并护送他们离开明珠。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步步将敌人的视线移出码头。
  就连走在路上的叶军也大赞设计这个计划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天才,真想与他见上一面。
  由于叶军已经离去,日伪的搜捕肯定扑空了。当十天后日伪在新四军的卧底传回消息,说叶军已经伤癒归队时,山田还是肯定叶军一行人是从三科关口逃走的。
  5月16日,上午十点,安徽淮北的马头山。
  李想带着一队护送的新四军战士正准备登山。
  过了马头山,就可以进入河南境内,就有八路军部队来接应。
  而李想知道,八路军的一支部队正在马头山那边等着自己。
  “首长!有敌人!”护送的特务连连长跑了过来。
  李想一惊:“是日军还是伪军?有多少人?”
  “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营。看样子是直奔我们来的。”特务连连长判断道。
  李想赞同道:“你说的很对!在这荒山野岭,又无军事目标,日伪军最么多的人挖一个大坑等着我们跳,说明他们事先知道我们的行军路线,知道我们的兵力。”
  “出叛徒了?”连长着急起来,他可是要负责将李想护送过马头山的,想不到在这里出了问题。
  “不是出了叛徒,就是特务!一路上我们修改了几次路线,所以无意中躲过了他们的追杀。但这马头山我们是绕不过去,非走不可的。所以他们便在这里埋下重兵等我们。”
  “那我们该什么办?”特务连连长问。
  “命令大家,火速撤退到那道山梁上。在山梁上设立阻击线阻击敌人。”李想命令道。
  “首长说的对,我们也只有这一条退路了!但是,如果去那个山梁,那我们也就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
  李想看了看马头山的那边,心里默默的念道:“八路路军同志,我们在等待着你们。”
  特务连连长接到的命令是完全服从李想的指挥。所以他很快的向战士们下达了命令。
  于是,一群正在慢慢向前前进,马上就要步入伏击圈的新四军战士,突然间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转身向后跑去。
  正在伏击地的高处拿着望远镜的日军大尉一时楞住了。
  怎么走得好好地,突然向后跑了?后面有好吃的吗?
  几分钟后,等日军大尉醒悟过来时,特务连的战士们已经跑到了山梁上,马上建立了一条临时的战壕,组成了一个阻击线。
  日军大尉气得骂了好几声,到嘴的熟鸭子变成了活生生的鸭子了,于是他便命令日伪军将那个山梁包围了起来。
  “呯呯呯!”三声枪响,响彻在山梁上。
  而此时,山的那一面上,一个团的八路军战士正在爬山着。
  当他们离马头山的山顶只有十米时,他们听到了三声枪响。
  “团长!我们接的人遇危险了,这是约好的报警信号。”政委急忙跑过来。
  团长飞快地爬上了山顶,用望远镜观察到一个中队的日军和一个营的伪军正在向一个山梁包围。
  “同志们,快!”团长一挥手,立即几个干部围到了他的身边。
  “现在,李同志及其护送连队已经被敌人全部包围在山梁上。估计敌人一时半刻攻不上去。那么我们就来合计一下,怎样吃掉这一伙敌人,”团长的望远镜被几个干部轮流观看着。
  “团长,下命令吧!”干部们齐声说。
  “我命令!一营从这个山顶直接翻下山,先隐蔽到半山腰,然后听我的枪声为号向山下冲锋。”团长指着半山腰说。
  “是!一营接受命令!”一营营长立正道。
  “二营立即快速从左边下山,插到敌人的来路那个山谷的两边设伏,等这边敌人被我们打败了想要撤退时,你们就封住他们的退路,等着我们一起来合围。”团长命令道。
  “保证完成任务!”二营营长回答道。
  “三营与我从右边下山,先干掉那些伪军。”团长掏出了手表:“三十分钟内必须到达各个战斗位置。行动吧!”
  “是!”所有的干部全部分开,各归各队,政委随同一营。
  而此时,山梁上的战斗打响了。伪军的一个连向着山梁上发起了冲锋,妄想冲上山梁。
  但新四军的特务连,这次随同李想出任务,待遇特优。子弹每人一百发,手榴弹一人五个,这可是他们有史以来最好的优遇。
  战士们爬在临时战壕里,手中的枪对准着正向上爬的伪军。
  当伪军冲到离新四军战士们前面一百米远的地方时,李想示意连长,可以开枪了。
  “给我瞄准了,打!”特务连连长开了等一枪。
  立即,战士们纷纷开枪射击,不到一刻钟,一个连的伪军只逃回去了十个人。其中伪军连长都挂花了。
  “开炮!炸死他们!”日军大尉气得直跳。
  而山上的战士们却没有掩体,直接面对着日军的轰炸。
  幸好炮弹因角度的问题,不是飞过了山梁,就是在山梁的前面爆炸,直正落在山梁上的才几发炮弹。
  可这几发炮弹,却炸死炸伤了十个新四军战士。
  一阵炮击之后,日伪军又开始了冲锋。
  ------------
  第45a 战役开始
  这次是一个小队的日军率一个连的伪军,进行突击性冲锋。
  依然在百米处,遭到了新四军战士们的顽强抵抗。
  可敌人这次精了,由伪军前冲,然后日军替补冲锋上位。到了位之后,日军随即用机枪建立阵地,近距离的与百米外的新四军战士对射。没有机枪火力的新四军特务连明显吃亏。
  “手榴弹准备!”特务连连长命令道。
  立即上来了几个战士,他们的面前摆着一人十个手榴弹。准备用手榴弹炸翻日军的机枪阵地。
  “手榴弹准备!一……二……”
  三的数字还未念出,突然,对面的马头山上冲下了一个营的八路军战士,他们持着枪,高喊着,冲向了山脚下的日军。
  另一个方向,山梁的右边,也冲出了一个营的八路军战士,他们手持刺刀杀入了伪军队伍中。
  这时,山梁上的新四军战士问:“连长,是八路军来支援我们了,那我们的手榴弹还要不要甩出去?”
  连长骂了起来:“你这个败家子,你的手榴弹丢出去,机枪肯定会被炸坏了。那机枪可马上是我们的了。要珍惜。来十个神枪手,专门盯住机枪阵地,打人留枪。”
  马上过来了十几个新四军战士,他们的枪口已经封死了机枪阵地的日军。
  而日军大尉一看来了这么多的八路,知道今天是凶多吉少了,马上命令部队回撤。
  冲上半山的日伪军已经没有了斗志。在回撤的过程中纷纷被击毙。那两挺机枪的机枪阵地上的六个日军已经死了五个。最后的一个日军掏出手雷准备炸机枪时,被十颗子弹同时击中,倒地而亡。
  冲锋的一个小队日军和一个连队的伪军,到撤下山时,只剩下了八个日军和五个伪军,其余的全部留在了半山腰上。
  “连长,我们也冲锋吧!”几个新四军战士看得热血沸腾,提出要冲下山杀敌。
  连长摇摇头说:“我们的任务是保护首长!”
  山脚下的日军大尉,收拢残兵后,发现现在只有一个多小队近六十名日军,和一个连多一点的伪军。
  而对方有上千人,而且一看就知不是普通的八路军。
  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大尉马上做了最正确的决定。
  于是,日伪军向着来路逃去,虽说撤退还不算乱。
  刚到了山谷,突然两边山上,猛烈的子弹纷纷飞向了他们。
  退路被堵死了,大尉知道凶多吉少了。
  他马上命令部队死守回击,但是,随着追上来的八路军终于合拢了包围圈,再也没地方可退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所有的日伪军全部被杀。
  团长没有要俘虏,他们要护送李想回延安,没有精力带俘虏。
  当李想同新四军特务连的战士下到了山脚时。政委和团长同时向李想敬礼:“报告首长!八路军总部独立团向你报到!”
  李想紧紧地握住团长和政委的手:“谢谢你们及时赶到!”
  很快,新四军与八路军就护送任务进行了交接。
  特务连连长将两挺机枪的一挺送给了八路军,而八路军给了新四军一批步枪、子弹和手雷。
  大家欢欢喜喜的用日军的牛肉罐头共进了一个晚餐。然后两队分开,新四军返回,而八路军则护卫李想去延安。
  五天后,这支队伍终于到达了延安。
  李想一到延安,马上被接进了一个窑洞。
  李想一进入窑洞,就发现里面有人在等他,是方先生。
  “李想同志,辛苦了!”方先生紧紧地握住李想的手。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李想立正:“报告首长同志!谍二号请求交接任务。”
  说完,李想将那个破旧的手提包递给了方先生。
  与此同一时间,5月21日,武汉,官邸。
  老头子与几个上将正在开会,商讨武汉战役的排兵布阵。
  白崇禧在发言:“现在据我们所知,日军在九江一线已经屯兵三个师团,合计七万余人,准备攻黄梅占蕲春,兵临城下逼近我们的浠水防线。我方在浠水有共计十三万多兵力已经布置好了防线阻击他们。估计日军要是从浠水突破比较困难。”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第*集团军和第*军都是国军的精锐部队,阻击七万日军应该棋逢对手。
  白崇禧继续说:“关健现在的是咸宁方向,日军已经有了三个师团占领了通山,意在攻占咸宁,切断粤汉铁路。他们又从南昌向咸宁方向派出了两个师团。合计五万多人。如果他们会合,那么通山的日军的总数量将达到十二万多人。现在咸宁防线,我军的兵力只有十七万余人,用十七万人去战日军十一万的人,肯定是守不住。所以我建议,立即向咸宁方面增援两个军的兵力,合计七万人,坚守住咸宁防线。”
  陈成站起身来:“派哪两个军是关健,要能打的部队。不要象那些杂牌军,人数几万,碰到了几千的日军就一败涂地。”
  白崇禧笑着说:“我建议派中央军最精锐的第*军和第*军参战,增援咸宁。”
  众人都看向了老头子,这白崇禧这一招够厉害,这两个军是委座的心肝宝贝,现在白崇禧竟要他们去当炮灰。
  可明知是白崇禧的计算,但大家也说不出反对意见。
  白崇禧可是按战局来排兵布阵的。而且他只是建议,决定权在老头子手上。
  大家都猜测,老头子肯定不会同意白崇禧的建议的。
  “同意派第*军和第*军参战,由薛岳统一指挥这两个军。”
  想不到,老头子竟然同意了白崇禧的建议。
  散会后,老头子将戴笠召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戴笠已经知道了白崇禧的计算,在老头子面前说了白崇禧的不是。但是老头子没反应。
  “我让你安排的事安排好了没?”老头子问道。
  戴笠立即汇报:“校长,已经安排了两个工兵团进入。而且进入的人不能出来,只能在里面施工。我还派了一个宪兵团进去执行纪律,控制住那些想出来者,只要强闯,格杀勿论!”
  老头子点点头:“施工的进度如何?”
  “由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施工,所以进度很快!三天内可以完工。而后就是道路了。”
  “这么快?那质量呢?不会塌方吧?”老头子担心。
  “质量没问题,都做过震荡力测试,过关的。”戴笠保证道。
  “注意保密,这场战役的胜利筹码,就在这个方面上。这也是我同意薛岳率两个精锐军合计七万人参战的目的所在。”老头子喝了一杯白开水。
  “这么大的部队,要想封锁消息,肯定很难。”戴笠实话实说。
  老头子放下杯子说:“所以我才要第*军和第*军参战,他们中间的问题点比较少。而且这个计划,在战役打响时,是不会告诉他们的,只是让他们在离二十里的地方待命即可。”
  “我再派一队军统人员进入这两军中,对所有的军官进行监督?”戴笠请示道。
  老头子点点头,同意了戴笠的意见。很快,军委会下达了调令,调在河南的第*军和第*军前往咸宁,支援咸宁防线。
  接到了命令的第二天,第*军和第*军便动身了。
  奇怪的是,他们没有军列,而是野行军的形式向咸宁开拔。
  5月22日,下午四点,明珠,日军派遣军司令部。
  在作战室内,一大批的日军将军和大佐,聚在一起。
  中将参谋长讲话:“各位,现在武汉战役的计划已经下达了各部队,有什么异常现象?”
  “没有!”“没有!”下面是一片没有。
  “空军的空中侦察有什么发现?”中将问道。
  空军回答:“中国军队还是原来的布局,没有改变。”
  中将点点头:“情报部门有什么发现没有?”
  尾崎站起身:“我们的情报人员发回的消息是,中国人认为我大日本皇军会兵锋先指咸宁,破咸宁逼武汉。”
  山田也站起身来说:“我的情报人员也是如同的汇报。中国首脑已经命令中国最精锐的第*军和第*军共七万余人南下救咸宁。”
  一个少将骂道:“一群猪,他们不配同我们作战。”
  “换了你是中国的那位,你也会作出与他一样的决定。错不在他,而在于我们皇军太精明神武了。”另一位少将笑着说。
  中将看着军用地图说:“这两个军是中国最能打仗的部队。我们还是等他们过了鸡公山再发起战役。”
  “阁下!为什么要等他们过了鸡公山才开打?”一个少将问。
  “你来说!”中将指着一个大佐说。
  “是!”大佐站起身:“鸡公山为中部最长的山峦,全长五百公里,只有在花园有一个进口。越纵深山峦越大。如果在中国军队进入了山峦三百米处开战。因为山峦将鸡公山与大冶隔阻,他们明明能听到炮响,却过不来支援。”
  “这山峦就是一个进口?”一个将军问。
  “只有一个地方能出鸡公山山脉:花园。到时,我海军炮舰用炮火封死花园,中国这两个军只能看到他们的同伴被灭,而没办法救援。”大佐回答道。
  “阻止了这两个军后,我们会将调去增援咸宁的两个师团,合计五万多人快速调回九江,让他们作为战役的第二梯队。就这样,在浠水前线,我们已有了十二万多军队,拿下对方的十三万人不在话下。”中将兴奋的说道。
  “对!破了浠水,进黄州,过鄂城,就能直逼武汉了。”一众日军将佐兴奋起来。
  情报战线上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最精锐的第*军和第*军共七万余人南下救咸宁的消息很快被日本人知道了。
  而日本人命令支援咸宁的部队停止前进的情报也反映到了武汉。
  武汉战役一触及发。双方都在等一个筹码。
  日本人等中国最精锐的第*军和第*军共七万余人进入鸡公山三百里深处的消息。
  武汉方面也在等最精锐的第*军和第*军进入鸡公山的消息。
  5月25日,上午十点,明珠,日军派遣军司令部。
  日本派遣军司令部作战室,众多的日军将佐围在了沙盘周围。
  “报告!空中侦察机回报:中国的两个军已经进入了鸡公山三百公里的深处。”一个通信参谋报告。
  “报告!我谍报人员发现,中国的两个军已经进入了鸡公山三百公里处,不过他们已经停止前进了,有调头回返的动向。”又一个通信参谋汇报。
  “回返?不好!中国人肯定猜测到了我们的意图。他们要将这两个军回返支援浠水防线。”一个日军少将说。
  日军中将参谋长立即进入里间,向司令官汇报。
  “前线的准备怎么样了?”司令官问道。
  “各部队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发动进攻!”参谋长回答。
  “命令部队!武汉战役正式开始!”日军司令官命令道。
  参谋长接到了命令后,立即回到了作战室发出命令:武汉战役正式开始。
  战役的开始是:日军咸宁的三个师团,成三角形向咸宁外围的中国军队阵地发起进攻。
  曾一度三次攻破中国军队的防线,但很快又被中国军队夺了回来。咸宁的战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军事家的注意。
  而在咸宁方面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九江黄梅的三个师团,却是一路过江占领了大冶,一路占领了蕲春的横车,一路从洗马杀下。
  三个师团,七万多人,分三路杀向浠水防线。
  一下子前线告急,中国军队也分成三路,与日军对恃作战。
  战斗进行了两天,双方都有伤亡,中国军人伤亡是日军的一倍。
  5月28日,原本应该去支援咸宁的日军两个师团,一下子插到了铁山,直接威胁鄂城,与第一路的日军一个师团,合计三个师团七万多人进攻中国守军的五万余人。
  情况十分危急,鄂城将会在几个小时内失守。
  鄂城危险!武汉危险!
  ------------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