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更俗

歷史軍事

某國X市,著名的華人聚居區,城市居民99%都是華人。
天寧寺外的柏油路在路燈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二章 突圍

梟臣 by 更俗

2023-4-22 11:45

  顧悟塵須發皆白,給風吹亂,枯瘦的臉仿佛給浸塘經年的老木,唯有壹雙眸子熠熠有光,使得他在這壹刻,看上去仍有淵亭沈毅的氣度。見顧嗣元與馬朝、趙勤民、趙晉等人都登上城頭,用沙啞的聲音從容地說道:“城裏儲糧即將告磬,而援軍遙遙無期,看來我們不能指望能有援軍過來了。我與楊樸商議,估計著敵軍很可能繼續從這邊抽調兵力進入腹地,要突圍的話,眼下就是最後的時機……”
  趙勤民勸道:“突圍之事,還要請大人三思而後行。陽信儲糧將盡,敵軍未必好過我們,許是再堅持些日子,便能守得雲開月明……”
  有些事趙勤民心裏雪亮,城裏儲糧將盡,外無援兵,死守自然是死路壹條,但十數萬胡騎叛軍覬覦壹側,就靠他們兩三萬殘兵弱將突圍就能逃脫生天?
  即使丟城棄地逃去江寧,也是喪家之犬。趙勤民看向顧悟塵,心裏暗道,難道流邊十載,喪家之犬的滋味沒有嘗夠?
  “父親……”顧悟塵皺緊了眉頭,好像下了很大決心似地說道:“我殺出去,哪怕是給妹夫叩頭賠罪,也壹定要求他派壹支援軍在外圍接應,突圍才能多壹線生機?”
  “我意已決,不會再拖延下去。”顧悟塵打斷顧嗣元的話,說道:“請諸位務必在三天時間裏做好準備。嗣元,青州陷入今日之局勢,妳我父子二人都有推卸不掉的責任,故而這時妳我要將責任承擔起來。現今淮東在朱龍河口停有海船,胡虜應會防備我軍往東突圍,這次能不能順利突圍出去,壹切要看往東突圍的兵馬能不能成功吸引胡虜的註意力,我能不能信任妳?”
  “我……”顧嗣元捏緊拳頭,重重地點了點頭。
  顧悟塵看向楊樸,吩咐他說道:“妳協助嗣元挑選往東突圍、吸引胡虜註意力的人選。當胡虜註意給往東突圍的兵力吸引過去,我即率主力往南突圍。只要能搶先壹步渡過小清河,而胡虜在小清河以南的兵力有限,脫困的機會就會極大的提升……”
  楊樸欲言又止,最終只悶聲應是。
  馬朝走到顧悟塵面前叩了三個響頭,說道:“老馬以後就不能再伺機大人了……”言下之計,是要隨顧嗣元壹起往東突圍,充當吸引敵軍註意力的誘餌。
  “好,好。”顧悟塵激動地把馬朝從地上攙起來,將腰間的佩刀解下來,塞到馬朝手裏,說道:“妳隨我十數年,名義上是主仆,我打心裏視妳跟楊樸為兄弟。這柄佩刀隨我有些年頭,但跟著我處算是瞎了眼,壹直都沒有上陣砍血的機會,今日便贈給妳,替我多殺幾個敵虜,不要讓這把刀徒有寶刀之名……”
  趙晉欲站出來說話,卻給趙勤民在後面輕輕的扯了壹下。
  趙勤民的這個小動作,楊樸看在眼底,心裏只是微嘆壹聲,沒有說什麽。
  顧嗣元欲言又止,顧悟塵伸手按住他的肩頭,說道:“妳不要多說了,即使妳心裏恨我,往東突圍吸引敵軍註意力的責任,也必須由妳來承擔!”
  “孩兒怎麽會恨父親?事情發展到這壹步,孩兒也無原諒自己的借口……”顧嗣元幾乎要將嘴唇咬破,忍著悲聲說道。
  ※※※※※※※※※※※※※※※※
  三天約期很快就過去,共有三千將卒願意隨顧嗣元出東城往朱龍河口突圍,作為吸引敵軍註意力的死士。這三千死士大多數是在顧嗣元進入青州之前就追隨顧家的老人,便是到這時候,也願意犧牲性命,為主力突圍創造條件。
  黃昏時起了壹陣大風,吹來些許陰雲,顧嗣元擡頭看了看天,跟楊樸說道:“今夜怕無星月,非主力往南突圍的良機啊……”
  楊樸自然清楚顧悟塵心裏有什麽打算,怕說穿了顧嗣元就不肯獨自突圍,勸道:“時機拖不得,拖到糧盡,就徹底被動了。只要不是大雨阻行,夜裏有沒有星月都無大礙,難不成還指望三五萬人能次序井然地撤到青州不成?只要我們能將敵軍主力吸引住,讓大人率大軍渡過小清河。只要大軍熬到小清河南岸再潰亂,也能多逃出好些人……”
  眼下燕胡兵馬主力主要集中在小清河北岸,渡過小清河南岸的以陳芝虎所部為主,戰力雖強,但兵力有限,還多給牽制在青州城的外圍。青州軍主力能搶先壹步渡過小清河,無異就能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
  顧嗣元沈默著,過了許久,才問楊樸:“楊叔,我從小到大便不懂事,闖下這麽多的禍事,即使是在擁立魯王之前,爹爹猶能拜相入閣,妳說爹爹心裏可是曾有過怨恨?”
  雖說顧嗣元最終承當起向東突圍,吸引敵軍註意力的責任,毅然踏上九死壹生的不歸路,為了能更好的吸引敵軍,甚至選擇在黃昏之前向東突圍,幾乎可以預見,只要打開東城,率身後三千精銳突出去就會陷入敵軍的重重包圍之中,臨到這壹刻,但在毅然赴死前的這壹刻,任誰都難免動搖、遲疑。
  楊樸看了顧嗣元壹眼,心痛如絞,偏不能以實情相告。
  馬朝騎馬從西邊馳來,問顧嗣元道:“少君,要不要跟大人道個別?”
  顧嗣元看了楊樸了壹眼,見他沈默不語,輕嘆壹聲,跟馬朝說道:“不了,大丈夫慷慨赴死,沒有那麽婆婆媽媽的。”將兜鍪系帶紮結實,輕兜著馬,示意城門口的守軍,將東城門打開,壹馬當先,先馳了出去。馬朝、楊樸緊隨其後,忽拉拉先是兩百余扈騎,繼續是披甲戰卒,迎頭朝東城外的敵營踩去……
  敵軍在陽信周圍集結兵馬將有十萬,但真正逼到城下駐營的兵力並不多。就燕胡的心思,也無法準確估算陽信儲糧何時會盡,更擔心兵力主力在陽信城下會給拖住太長的時間,對他們來說,最佳的策略就是盡早誘青州軍主力出城突圍在野戰裏擊潰、殲滅,故而放棄對陽信兵臨城下的圍困,有意讓陽信守軍看到有突圍的希望。
  按著原先議定計劃,顧嗣元率三千死士出城,直接沖擊敵軍在東城外的營帳,盡可能將其他三面的敵軍都吸引過來,卷入混亂之中,為主力趁夜從其他城門突圍拉出空當來。
  三千死士自顧嗣元以下,都有必死的決心,出城之後,便沒有活下來的心思,慷慨激昂,也激發倍於往日的血性與兇悍殺心。當下就如壹只重鍾,只用壹炷香的時間,就將東城外壹座敵營攻破,頓時吸引兩支千余人敵軍騎援從左右馳來夾擊。
  沒有絲毫的退縮之意,本就要將更多的敵軍在天黑之前調動起來,卷入東城外混亂的戰場,三千死士分作兩隊,以步迎騎,毫無怯意,激發出來的兇悍之性,反倒令敵軍要避鋒芒。
  顧嗣元不是什麽無敵武將,這些年也只是將騎術練熟,跨在馬背上,臉色冷峻地看著戰場。在出城後,隨軍卷入混戰,顧嗣元即使跨在馬背上,視線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看不出數百步之遠。這時候顧嗣元也只能根據城樓揮動的令旗,指揮三千死士隨他左沖右突,馬朝率扈騎壹步不丟的緊跟在他左右。
  按照早前議定的計劃,顧嗣元率三千死士要在東城外吸引更多的敵軍。但轉頭看向東城門樓子,令旗突然間轉變,直令他們直接往東突進……
  顧嗣元心生疑惑,看向左側的楊樸。
楊樸大聲說道:“怕是其他三面出了變故,我們照旗令所指行事,沿河東進,小心入夜後失了方向。”
  戰場上人嚎馬嘶,兵戈相擊,非大聲嚷嚷不能傳話。卷入混戰之後,視野受限,甚至看不到千步外的遠處,非名將不能清楚地判斷情形。左右又有大股敵軍步騎卷來,顧嗣元壹時也不清楚城頭旗令為何與原議不合,或許出了他看不見的變故,或許城裏見他們這邊打得還可以,要他們盡可能將敵軍往東拖出更遠的距離,拉出更大的空當,以便主力突圍——不管怎麽想,顧嗣元這時候也只能照旗令所示行事,不然就是壹摸瞎,大聲吆喝著:“兒郎們,都隨我往東沖……”
  顧嗣元原以為越往東打,必然會吸引更多的騎敵繞到前頭攔截,阻力會越來越大,誰想到,突出十數裏,往東突圍的阻力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減弱之趨勢。
  這時候天探黑,顧嗣元在左右擁簇著,費力攻上壹座矮丘,能觀望周圍形勢,左右黑壓壓都是敵軍。然而再擰頭往回看去,赫然看到城南大火焰天,主力竟然提前出城,在南城外打成壹團……
  顧嗣元下意識的策馬要往回打。
  楊樸拉住他的韁繩,說道:“少君打著大人的旗號出城,敵軍會誤認為大人貪生怕死才會選擇往東突圍與淮東海船匯合這條路,就必然會派大股兵馬來攔截、追擊——這才是定策的關鍵。妳看左右,這黑壓壓的都是敵軍,好不容易將這部分敵軍吸引到這裏,少君這時候扛著大人的旗號往回走,可不是壞了大人突圍的大計?”
  顧嗣元直覺南城的敵軍兵勢更強,但給楊樸這壹勸,又疑惑起來。
  只是戰場之上,哪有給顧嗣元疑惑的時間,這時候又有敵兵從左右殺來,顧嗣元只能率部繼續往東突沖……


卷十 權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