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麽都懂

俊秀才

歷史軍事

站在鏡子前已經快壹個小時了,沈歡看著這張明顯年輕了10歲以上的臉,還有點不敢相信。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27章 耐心很重要

我什麽都懂 by 俊秀才

2021-1-11 23:16

  沈歡琢磨了壹下,看著白無雙認真的表情,緩緩的點了點頭。
  沈歡本來是想著,等到自己試驗的種子穩定了之後,就交給學校,當成自己的努力實驗結果。
  可這種半成品拿過去,並不能體現嚴肅的科學態度,還是很不合適的。
  相當於是沈歡論文做到壹半就交了,還告訴他們,我做得很好。
  況且這些種子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如果在別人的手裏得不到很好的照顧和測試,那也是壹種浪費。
  “之前是我考慮得不夠周到,那我們就繼續這樣做吧!”沈歡對她道,“不過妳爸爸的這塊地,真的沒關系嗎?”
  “沒關系。”白無雙毫不猶豫的道。
  她也不跟沈歡多做解釋,因為沒有必要。
  沈歡也就沒有追問了。
  白無雙從來不說大話,既然她肯定,那麽白老板也絕對不會收回這塊土地的。
  只不過,附近那些等待著高價拆遷的居民們,就要大大的失望了。
  壹旦白老板不準備動用這塊土地,那麽周圍的拆遷又從何談起?
  不拆遷的話,他們這裏房屋擁擠、沒有綠化、周圍環境也不大好,生活起來還不如油作胡同呢。
  壹旦沒有拆遷預期,那麽他們的房價也會跌下來,再也不會那麽有持無恐了。
  如果他們曉得,這是因為白無雙想要拿這塊地來做科學研究的緣故,恐怕都恨不得直接沖進來,破壞掉這些農業試驗田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擔心,白老板如今把這邊的安保又提升了壹個等級。
  從原來的12個人三班,變成了24人三班。
  單是薪水壹個月就得支付十幾萬,就只是為了女兒高興。
  這樣的爸爸,恐怕是無數人都夢寐以求的吧!
  白無雙沒有想那麽多。
  她拿起了另壹個本子,說著另外兩種生長期短的蔬菜的狀況:“大蔥的表現比小白菜好,不但長得跟打了膨大素壹樣,而且在味道、香味和實用效果來說,都壹直保持著優秀的狀態。
  現在已經是第五次衰竭完畢了,可它的性能仍舊很高,比普通的種子高50%左右。要是再來幾次還是能保持這樣的狀態,那沈歡妳的功勞可就大了!”
  小白菜吃的人很多。
  但用大蔥的人更多。
  基本上每個家庭,每壹次做菜的時候,都會用到蔥姜蒜這些調味品。
  現在市面上賣的那些大蔥,個頭是很大了,可是蔥本身的味道和效果,卻是大大打了折扣的。
  白無雙是北方人,當然經常吃大蔥做的菜肴食物。
  比如最出名的大蔥肉餡包子,吃起來就沒有小時候的味道。
  還有烤肉季裏面的烤肉,基本上就是腌漬過的牛羊肉,伴隨著大量的大蔥,壹起到炙子上面去烤。
  如果大蔥的味道不好,可是會直接影響整個兒烤肉的滋味的。
  白無雙去調查了尋常大蔥的產量、各種指標。
  她發現自己這邊種植的沈歡弄出來的大蔥種子,生長周期雖然沒有什麽變化,可在同樣的種植狀態下,各種口感和營養價值的提升達到了50%。
  這可就非常了不起了。
  已經接近於幾百年前,農家肥的施肥狀態,而不是現在的化學肥料。
  要是能捱過春暖花開、夏天天氣炎熱的這麽兩關,還能保持不錯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那完全可以進行更大規模的實驗。
  當然了。
  那時候的實驗就和沈歡、白無雙無關了,這是要農科院來做的。
  只有他們測試了完全合格,才有資格去培育種子,申請新的品種上市,才能形成壹個不斷循環的產業鏈條。
  畢竟這些農業的種子,都有壹個徹底死亡期限的。
  如果妳壹直不做種子的優培優育,那麽再好的種子到了最後都會完蛋。
  就連幾千年前,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農民們都知道,每壹年都需要把表現最好的稻谷種子給收起來,作為明年播種所用。
  這就是優培優育的最粗模式了。
  現在的農民們用不著自己做那麽麻煩,所以通常都是去種子公司買種子。
  而這些生產廠家、農科院等等,就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大批量的供應給農民伯伯們。
  ……
  說完了大蔥,接下來又是生菜的培育生長效果。
  眾所周知的,生菜現在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不說是什麽天天做漢堡,生菜可以加到面裏面吃,可以煮湯的時候用,更可以做沙拉所用……這些的用途都很廣泛。
  沈歡沒有考慮那麽多,只不過生菜的生長周期才1個月,所以才選中了作為第壹批實驗所用。
  經過了這麽4個月時間的不斷培育,生菜的效果同樣很喜人。
  小白菜第四、第五次的衰減效果,僅僅是達到了30%的提升。
  大蔥的第五次衰減,都能得到各種數據50%的提升。
  生菜現在是第四次的衰減,生長的病蟲害、溫度、口感等等測試,居然還進壹步達到了70%。
  當然了,這和進入了農田試驗基地,白無雙叫他們給搭起了塑料棚子有關。
  在這種科學化的種植過程中,生菜的生長環境得到了更大的改善,從而品質自然是更好。
  連壹向不喜歡這種舶來品的白老教授和魏婆婆,吃得都挺開心。
  他們的牙口不好,燙點這樣的蔬菜來吃,又清香可口又不費事兒,實在是壹種享受。
  上面的三種生長周期短的蔬菜,能讓人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可是剩下的壹種蔬菜和小麥,就更加的考驗耐心了。
  生長周期150天的番茄,第壹批從沈歡的院子裏移植過來的,都需要等到2月下旬才能收獲第壹批。
  第二批的更要等到3月下旬。
  小麥時間就更為漫長了,因為是冬小麥種植,所以要到五六月才會收獲第壹輪。
  而且小麥不是妳想多久種植就多久種植的,壹年也就是壹輪而已,花費的時間更長。
  所以說呀,做這些農業科學實驗,最缺少不了的便是耐心。
  沒有足夠的耐心,什麽都做不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