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走馬上任
官道無疆 by 瑞根
2018-8-31 20:47
雖然有些思想準備,但是陸為民對自己如此迅疾的被任命為綜合科科長還是有些意外。
以他原來的估計,自己可能會被任命為地委辦下邊諸如保密機要局或者行政事務科這壹類相對分量較輕的科處擔任科長,沒想到地委辦的下文卻是直接讓自己出任綜合科的科長。
綜合科是地委辦裏僅次於秘書科的部門,不但要負責市委綜合性的大型會議的籌備組織,而且還要承擔部分工作調研任務以及《豐州社情》這份內刊的編撰,調研的職能有些和地委政研室重疊,但是也有壹些細微區別,比如綜合科調研主要是正在開展的具體工作,分析工作中存在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而政研室著眼更遠,更多的是前瞻性的調研為下壹步開展工作做準備。
無論是重要會議的籌備組織還是就具體工作進行調研,抑或是《豐州社情》的編撰,份量都不輕。
正因為如此,擔任綜合科長讓陸為民有些吃驚。
吃驚歸吃驚,既然定了,陸為民也就很坦然的要面對。
“怎麽,怯場了?還是心裏沒底,怕有負領導期望?”潘小方似笑非笑的斜坐在辦公桌上,也不知道這位地委辦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哪來這種惡趣味,就喜歡斜坐在辦公桌上,吊著壹條腿和人談話,若是換了壹個古板點兒的領導,那就得要好好批壹批他這種輕浮放浪的舉止了。
“嘿嘿,潘主任,有點兒誠惶誠恐,怕辜負領導期望這不假,怯場麽,說不上。您是知道我的性格的,在您潘主任手底下也算是操練了幾個月,沒吃過豬肉,難道還能沒見過豬在山上跑?”
陸為民笑了笑,搓了搓手,以示自己還是很謙恭而又興奮的。他知道在這位潘主任面前妳可千萬別玩虛頭滑腦那壹出,要不對方壹陣夾槍帶棒的話就得要挖苦得讓妳顏面無存。
“行了,為民,甭在我面前裝,我感覺得到,妳是胸有成竹啊,雖然這是壹個具有壹定挑戰性的工作,但是我不認為這會給妳帶來多少困擾。”潘小方的話語充滿了文藝範兒,有點像下個世紀初期裏壹些帶著小資情調或者娛樂化傾向的電視劇裏男女主角們相互調侃的味道,這讓陸為民居然有壹種恍惚的熟悉感。
“潘主任,您是太擡舉我了,我哪裏敢胸有成竹?綜合科的事兒都是大事兒,我心裏真還有些不踏實,如果不是張科長還能幫我壹把,我可就真的要叫天了。”陸為民笑了起來,“不過請潘主任放心,我壹定盡我所能把科裏工作拿起來。”
“為民,其他工作我不多說,綜合科的工作有點類似於秘書科的補充,也有壹些和政研室那邊重疊,妳的思路、能力還有文筆都沒啥可說的,也許唯壹欠缺的就是經驗。”潘小方收起先前的和顏悅色,語氣也鄭重其事起來,“張建春對科裏工作很熟悉,妳過去之後要處理好和建春的關系,我不諱言建春可能對這壹次調整有些情緒,希望妳能把這個情況處理好,我相信妳能夠做到。”
陸為民是潘小方親自送上任的。
要說這是壹個上任儀式都有些算不上,潘小方帶著陸為民到綜合科。
整個綜合科也就是三間辦公室,除了科長和副科長各壹間外,還有三名工作人員有壹個辦公室。
潘小方言簡意賅,簡短介紹了幾句,交待了壹下工作,便徑直離開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要讓陸為民鍛煉適應壹下。
對於綜合科這幾位陸為民並不陌生,但也算不上多熟悉。
副科長張建春也是黎陽過來的,不過他不是從黎陽地委過來,而是從博北縣府辦副主任調上來的,擔任實職副科級幹部也有幾年了。
綜合科還有三位幹部,壹個是四十出頭的老筆桿子董如順,還有壹個是從淮山縣委辦調上來的黃錦安,也算是科裏的頂梁柱,還有壹個是大學才畢業分來的大學生雷鳴。
“陸科,妳來了,還是開個會講幾句吧。”隨著潘小方的離去,辦公室只剩下五個人,氣氛有壹種說不出的別扭。
說來也是,這壹個科室裏五個人,這科長卻是僅比剛分來的那個大學生大壹點的生嫩,幾個論資歷不知道要深多少的老機關了卻迎來壹個年齡小壹大截的新上司,這份滋味的確很復雜。
這種氣氛陸為民也很敏銳的覺察到了,對於他來說要打開這種局面並不難。
像這樣的機關科室,日常工作就那麽多,主要還是看妳自己願意不願意去開展工作,若是只是單純等著上邊安排,那其實就相當輕松,而妳自己如果要想在這個位置上做出點實績來,那妳就得要真下壹番功夫。
“嗯,其實剛才潘主任也已經介紹了情況,我和咱們科裏幾位也不是不認識,只不過以前接觸不太多,對咱們科裏工作我也不是很了解,不過既然我被安排到了綜合科,我就打定主意,好好和大家壹起把科裏工作抓起來。”陸為民很自然的進入了角色,“我來之前,安秘書長專門和我談了話,就是強調我們綜合科的工作,他打了個比方,說如果地委辦是咱們地委中樞神經,那麽秘書科就是第壹神經元,而咱們綜合科呢?就是通向大腦和四肢的神經末梢。”
陸為民的話壹下子就勾起了幾個人的興趣,安德健平時來綜合科的時間並不多,大家也都知道安秘書長這個人性格沈穩,對工作的要求也比較高,好在潘小方這個副主任也算是能人,每項工作只要是他經手,基本上都能有比較圓滿的結果。
“為什麽這麽說?安秘書長說,地委辦就是下達命令的中樞神經,而我們綜合科的工作呢?要麽就是重要會議的安排部署和準備,要麽就是對具體工作的調研,另外就是對整個地區社情民意的了解並反饋給地委主要領導。也就是說我們的工作就是不斷的將大腦下達的重要指令分解細化,按照會議要求布置下去,而工作執行中存在問題則又反饋回來上報到大腦,同時我們還要通過我們自己的工作掌握了解分析判斷工作運行狀況。”
陸為民打了壹個不太合適的比喻,有點將綜合科職責拔高而不動聲色的削弱了秘書科的重要性,不過綜合科裏這幾位顯然都沒有太註意這壹點,他們都被據說是安德健的這個比喻給吸引了。
“舉個簡單例子,地委馬上就要召開今年全地區的工作研究部署會,這是今年開年的第壹次重要會議,會期有兩天時間,也是我們豐州地區成立以後最重要的壹次會議,這個會議要交給我們綜合科來負責籌備組織,至始至終都要由我們來牽頭,其他部門都是配合我們,這也是對我們綜合科的壹個考驗。”陸為民語氣很平靜,但是透露出來的堅定卻讓科裏幾個人都隱隱感覺到這位剛上任的年輕科長似乎對科裏的工作並不太滿意。
張建春心裏微微壹緊,在接受了趙永來的建議之後,他已經打定主意保持壹種超然的平和態度來應對陸為民的到來,那就是適度配合,但是也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能完全依附於對方,要讓領導們看到這個綜合科究竟是誰才能發揮主要作用。
在張建春看來,妳陸為民有本事也好,上邊關系好也好,關鍵還是妳怎麽來推動科裏的工作,不是妳給夏書記當秘書當得好,妳和秘書長關系好,這綜合科裏的工作自己就上去了,那得要花心思花功夫去做事兒,而張建春不認為陸為民能做得到。
會議散了,陸為民回到科長的辦公室。
這個辦公室他坐的時間不會多,絕大多數時間他還得要坐在他的秘書辦公室,那才是他的本份兒工作,而這邊的工作主要還得要依靠張建春,但是這並不代表自己就對綜合科的工作失去了駕馭。
關鍵就在於張建春。
陸為民也知道就憑自己的年齡資歷要讓張建春對自己心服口服不太可能,但是自己坐上了這個位置,就賦予了自己壹些權力和資源,而他也對張建春的情況做了壹些了解,對於怎麽來把這位副科長的存在障礙解決,也是陸為民不得不面對的第壹道題。
他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來為這件事情費心,他需要在最短時間內讓張建春明白,和自己通力合作才是最佳策略,合則兩利,分則兩敗,這壹點陸為民相信張建春應該很清楚,現在唯壹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張建春的心態和步調和自己壹致起來。
所以他需要和張建春好好談壹談,而怎麽來讓張建春接受自己的建議,這也是陸為民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謀定而後動,這是陸為民素來奉信的原則,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好,而且要壹次成功。